第58部分(第2/4 页)
丈宽的阴阳太极图,此太极图凝而不放,出现后便缓缓转动,似乎是一种防御法术。
肖龙子则左踏一步,到了凌云子身后,左手抵上他的后背,将自己的真气度入他体内。太极图光亮陡增,转得飞快。
李阡陌的剑罡击在太极图之上,只挣扎了片刻,便消散了开去,太极图也黯淡了许多。
五行宗的最高**是《五行真经》,其中包含了五行宗最高深的修行**和法术神通,只是这个**的修行要求太过苛刻,只有五行灵根的人方能修炼。
放眼五洲之内,能够拥有五行灵根的人能有多少,而其中能够成为修士的又有几个。五行宗当今的三万弟子之中,只有五人习得这《五行真经》,这五人无一不是门内的宠儿,五行宗自然会花大力去培养。
只是,偌大一个五行宗,绝不可能凭一部《五行真经》便可延续香火,试问其他弟子该修习什么**呢。
据传,五行宗传自道家三清的上清道尊,乃道门正宗,原本是一脉单传,并无宗门。太古开元之时,五行宗的祖师广成子踏入真君境界,自号广法真君,他天资过人,自《五行真经》之中衍化出了《阴阳经》和《化玉玄功》两门奇功,这两门**比之《五行真经》虽有不及,却也是极上等的**,任何人都能修炼。
后来广成子在西牛贺洲寻到了五行山灵脉,发现此地极适合修炼《五行真经》,便在此处开设山门,广收门徒,传授道门玄法,成就百万年的基业。
广成子为人恭谦,不敢以老祖自称,告诫后世,五行宗的祖师是他,老祖却是上清道尊,于是,五行宗一直以上清道尊的道统自居。
五行宗传承至今,已有数百万年,年代之久在五洲各派之中堪称第一。这些年来,五行宗共出过三十多个真君,更有宗师大贤无数,这些先哲为光大宗门殚精竭力,开创出诸多修行法门供后人修习印证。
时至今日,五行宗虽叫五行宗,门内却极少有人能使五行法术,若是有谁能够使五行法术,不是宗门骄子便是长老或是太上长老之流,身份定是非尊即贵。
所以,这凌云子虽是五行宗弟子,却不懂五行之术,他所修**乃是《阴阳经》,所使法术也以阴阳为主。
《阴阳经》在真气上没有过多优势,却在法术上尽显玄妙,古有万物生于阴阳之说,而阴阳之术则通权达变,变化莫测。凌云子运转阴阳之术时,两道真气在体内流转纠缠,难辨阴阳。
李阡陌的天子望气术虽然小有成就,但要同时监控两人,未免吃力,而且这两人的修为还远高于他,他对凌云子意图的预料也时常出差错,只能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与之周旋。
凌云子打出了真火,剑剑都是凌厉法术,招招都要李阡陌的小命。好在李阡陌肉身强悍,真气强度也与他相仿,虽比他低了两个小境界,一时竟也不落下风。
李阡陌感觉到凌云子的剑势越发有夺命之感,心中不禁暗恼,手中长剑自然也狠辣了起来,只一盏茶的工夫,肖龙子的左臂和左肩都挂了彩,两道三寸长的伤口浸出了碗口大小的血斑。
一旁的华潘二人瞧得场中三人杀得越发激烈,又见肖龙子负了伤,心中不免担忧起来。
潘仁毅性子急躁,见两个师兄久战不下,勉力爬到华兰风身边道:“这可如何是好,两位师兄似乎也拿不下这个李阡陌。”
华兰风满面忧色地点头沉吟:“确实,这李阡陌果然有两把刷子,扎手得很呢。”
潘仁毅急道:“华师兄,现在可不是夸那小子的时候,我们赶紧想想法子啊,华师兄都受伤啦,再这么下去,我怕师兄他……”
华兰风转头瞪了他一眼,厉叱道:“你胡说八道什么呢,师兄怎会打不过这小子。”
“但,但……”潘仁毅指着场中战斗的三人,一时间不知如何说道。
华兰风嘴上虽是那般说,心中却也有着与潘仁毅一样的担心,他蹙起眉头抚颚沉吟了片刻,忽然道:“师弟,你快去帮帮他们。”
华兰风嗫嚅道:“可是,我一招就被那李阡陌打败了,上去只会给师兄们添乱。”
潘仁毅啐道:“你这榆木脑袋,你就不会用飞剑远攻么,至少也能扰他分神,这样两位师兄不就容易取胜了么。”
华兰风点头道:“好。”说罢便祭起飞剑向李阡陌攻去。
李阡陌正自与凌肖二人对战,真气运得正足,忽觉背后风声呼啸,一柄飞剑倏忽而至,向他背心刺来,他眉头一蹙,长剑猛挥,“当”地一声响,飞剑倒飞而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