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4/4 页)
,眼窝一些,就被苏轼抓了出来调侃一顿。
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
苏家兄妹嬉闹起来,可说是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苏轼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
风吹过,裘毛拂动,苏小妹在旁边走过,看到这一景象,当即说:“风吹裘,裘毛乱动。”
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苏轼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气。
她所站墙角的墙壁上,正好也结了些冰雪,此时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顺着墙壁直往下淌。苏轼想也不想,顺口就说:“阳照壁,壁水直流。”
苏小妹虽然还年小,但已初解人事,当即羞红了脸,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飞快地跑开。
还有一次,苏小妹正蹲在井边剖鱼。
苏东坡从外回来,骑马经过,看见了立即道:“妹妹剖鱼,蹲下来一剖两半!”
苏小妹犹豫了一下,但终究忍不住,将头微微扬起,半羞半嗔的对哥哥说:“哥哥骑马,跨上去又加一鞭。”
宋代理学盛行,提倡明心见性之余,也使得女性的地位大大下降。
女子的人格饱受压抑,除大力提倡女子裹脚之外,更要求女子话不高声,笑莫露齿,天天就躲在闺房中习那女红,出嫁的那天,头上都还要顶一块红布,不让别人看见。
苏东坡有许多和尚朋友。因苏家是读书人家,见识有别,另外与苏东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苏东坡与那些和尚交谈玩笑的时候,并不干涉他那伶牙俐齿的妹妹在中间搅和,管她雅致也好,粗野也好。
一天,苏东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亦步亦趋地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载沉载浮,碧波中就好像一个光溜溜的圆球滚动不已。
苏小妹少见多怪,看得兴致盎然,曼声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
而跟在她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这一下扯开话题,就不止不休,苏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联:“僧眠锦被,万花丛中一葫芦。”
主持立即对道:“女对青铜,半亩塘中两菡萏。”
苏小妹一时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