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页)
他的命是命,被他祸害的女子的命就不是命了?
“好!那就让他下半辈子入狱服苦役!”
任昆赞同。
这件事不难操作,张大犯事的证据就握在他手里,只要给受害者家属撑腰,让他们到府衙告状,由合适的人将证据呈上,张大难逃法网。
“……侯爷,我觉得吧,虽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道理的,祖宗为朝延流血流汗,后人享福也算应该,但总要有个时间限制吧?就连一等公的爵位都三代收回,他一个云州刺史的职位凭什么就世袭罔替,代代相传没有尽头?”
她承认,她就是在公报私仇!
确切地说,张府与她没有私人怨仇,她就是不喜欢。
张府,没一个好东西!
上上下下歪风邪气,没几个长良心的!
给他们上上眼药,锦言很乐意为之。
取消云州的世袭罔替?
永安侯沉吟:
总得师出有名,且是朝堂上能站住脚的……
某个政治小白快言快语:
这还不简单?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心,通与不通
简单?
任昆看了看她:
怎么个简单法?
这朝廷事务可不象他俩人在花园聊天,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无所顾忌。
朝野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此事,波及范围广,涉及子孙后代家族兴盛!
大周世袭罔替的可不止云州一家,动了云州,会惊动所有吃老本儿的,势必引起反弹,届时从上到下,凡是走荫恩一脉的,必是反对到底。
先帝早有此意,陛下亦然,意早迟未动,没有契机,就是皇帝也不能轻举妄动,说下旨就下旨。
谁不为子孙考虑?真要一意孤行,势必会引起上下动荡。
“……可以先不直接说嘛,”
锦言发现,永安侯做事,素来堂堂正正,极具大局观,用策多选阳谋,很少会用歪门邪道,不知是在她面前装,还是本不屑于阴私行事——
不过,阴谋也是谋啊,兵者,诡道也!
于是,某个无良腹黑的小道姑给侯爷出主意:
“那张刺史不是请罪了嘛?等张大谋害人命的事情大白于世,张刺史就不仅仅教子无方,这是家风不正!令他整饬家风,严格管束余下二子。若他提出新的承荫人选,就留中不发,待吏部考察其人品心性后再做定夺。”
“先只针对他一家,朝廷也不是故意为难,他确实家风不正,儿子有人命在身!”
“此事了,就势要求各荫恩人家严格约束自家子弟,朝延将不定期对其承荫子弟做考评,凡风评不佳者,酌情责令改正或是取消资格,新的承袭人选按先嫡后庶,先长后幼的次序顺延,由各家主提报朝延批准。每家有三次换人的机会。”
既师出有名——张大的事确实闹得太难看;
又保证了各府的利益——谁家也不会只有一个儿子,长子不行。次子来嘛!无嫡可选庶,总归是肥水不留外人田……
哦,府上只一个儿子?
念在你祖上对朝延有功,允许你从本家同姓过续一子……
若过继的又出问题——
对不起。这资格就取消了,三次机会啊,你自家不争气,不能怪朝延。
这个办法……
任昆越想越觉得绝妙!
温和至极,任谁也不能跳出来反对!
承荫者,都是要为官主政的,品行不端怎么可以?
因为是承荫,朝延都不考校学问了——不问才只取德,已宽待至极了!
陛下要求各府整顿家风,约束子弟。难道不应该?
哪个敢提反对意见?
那一众走科考路线的官员吐沫星子能淹死他——
知足吧!朝延如此体恤,若府上的子孙就是不争气,还能怪谁呢?
谁叫你们自己不学好呢?
荫恩中多纨绔,特别世袭罔替的,生下来就是准官胚子。不习文不习武不学无术,只会吃喝玩乐的占了多数,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
谁家没几个这样的儿孙?
你眼红?
谁叫你命不好不投胎在这样的人家?
祖宗不争气,怪谁?
怪自己命不好,只能发奋读书去挤科考路……
任昆敢担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