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主角成为崇祯的小说 > 第249章 天子门生全面崛起

第249章 天子门生全面崛起(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要知道朱舜水才进入礼部任职没多久。

之前还是没有任何职位的书生。

却直接入主仪制司,摇身一变成为了礼部下属仪制司的主事。

从平民一下子变成了从五品的官员。

这提拔速度简直如同坐火箭一般。

而现在更是不得了,直接就成了教育部的侍郎,侍郎可是正三品的大员啊!

各部尚书也不过是正二品而已。

无数人穷尽一生都难以达到这个高度。

可朱舜水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大跨越。

所有人都被这一连串的任命震惊得有些麻木了。

虽然朱慈烺说了是暂代侍郎之职。

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不过是个过渡的说辞罢了。

看到大家都震惊得说不出话,并且没有任何一个人吭声。

显然是在用沉默来进行无声的对抗。

朱慈烺接着说道:“朱舜水之前就在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表现出色,现在暂领侍郎之职,不过其品级不变。

另由金铉出任兵部一直空缺的右侍郎,刘理顺出任工部右侍郎,主要负责道路修建事宜,范爱卿和李爱卿觉得如何?”

范景文身为内阁首辅,李邦华是吏部尚书。

人事任命方面的事情,自然要询问他们两人的意见。

两人赶忙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他们心里明白,即便不同意也无济于事。

再说朱慈烺已经做出了更多的妥协,除了任用范景文他们之前推荐的几个人选。

又重用了他们熟悉的官员刘理顺,这已经是在变相地做出让步了。

而且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

朱慈烺真正信任的那些手下,特别是朱慈烺以前培养的那些天子门生。

将会逐步替代朝堂上的所有重要职位,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只能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于是,教育部即将成立以及新提拔官员的任命消息,随后都正式公布了出去。

此事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比如原吏部尚书陈演。

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民间史学家。

对朝堂上的这些变动格外关注。

得知这个消息后。

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去调查那个朱舜水相关的一切信息……

……

陈演把他记录的文稿出版之后。

竟然卖得很好,让陈演赚了一笔银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他出名了。

跟他有书信来往的各地文人多不胜数。

陈演写了好几封信出去,请人帮忙调查朱舜水的情况。

陈演凭借其强大的关系网。

很快就搞清楚了朱舜水的情况。

他发现这个朱舜水虽然厉害,但也不至于如此平步青云。

陈演仔细分析了一番。

觉得朱舜水之所以受朱慈烺重视。

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这个朱舜水,大力抨击八股取士制度,提倡实用教育。

这不正好跟朱慈烺的教育改革理念一致吗?

陈演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因之后。

他就开始重点关注与朱舜水齐名的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这几人。

这几人不但都有一定的名气,并且也都是知交好友,在很多理念上基本一致。

也都是年轻一代当中的翘楚。

陈演认为除了朱舜水之外,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他们几人,将来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事情跟陈演预料的差不多,在会试的结果张榜公布之后。

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这几人,都在前10名之内。

黄宗羲名列第一,顾炎武第四,方以智第六,王夫之位例第七。

第2名的名字叫何佳杰,第三是袁复松,第五是邓云天,第八叫周汉章,第九是陆大果,第十名是太立进。

前10名本来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而陈演发现除了黄宗羲他们之外。

前十名的名单中剩下的6人,都是从第1轮一路考上来的。

陈演赶紧让人继续调查这6人的情况,发现竟然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目录
特工狼王超体学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