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秦历险记 > 第8章 修建都城

第8章 修建都城(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书接上回,话说自从匈奴单于学会了做生意,整个匈奴部落,从马背上渐渐走下来,由于商鞅先生推进法治教化,私斗和杀戮减少,同时,借鉴李明和新宇的建议,取消了一些残酷的刑法,把各县衙职能进行了细化,与中原各诸侯国也日渐相安无事,各诸侯国子民,在边境地区日益安定,老百姓生活富足,也纷纷移居至此。

在商鞅的建议下,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建立了都城,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成立的建筑公司,招收流民和闲散人员修建都城,并按月结算工钱,最开始,这些流民都不相信,后来拿到报酬后,干得也就更加卖力了。

不知不觉,已经又过去了一年,商鞅也已经62岁了,头发花白,但思路依然很清晰,在商鞅的辅佐教导下,单于也彻底变成了一个标标准准的“卫国人”,开始崇尚中原文化,全国境内设立大大小小的学堂,学习中原文化。

正如商鞅向他之前第一次给秦孝公建议的那样,用三皇时期的帝道教化百姓,整个民风为之一新。事实上无论是帝道、王道、霸道,都是一种形式,让老百姓生活实惠,才是彻彻底底的改革。此时的商鞅,已经不再锋芒毕露,更是一位更加成熟的政治家。

正所谓: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弹指一挥间一去不复返。

当我们尚未察觉时,青春不再,容颜渐老,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到人生另一个阶段。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领悟,也许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颜色,关键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

六十岁的商鞅突然明白,人一生经历什么,冥冥中都有定数,上天或许对我们的命运早就做了安排,此时的商鞅看透了人性、也看透了生命,放下了名利,年轻时,拼命追求的名声、权力、地位,可到现在,才发现,在时间面前,都只不过是一场梦幻泡影。

这时李明来找商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趁着大英帝国还未崛起之前,把华夏文明的火种,传递到世界各地,找到商鞅商量,商鞅也早听说,李明关于地球是个圆的说法,只是还是不敢确认,内心也被自己这个想法所点燃了,为子孙后代们开疆拓土总归是好事啊。

此时单于正在验收马上完工的都城,这是一座在草原上拔地而起的伟大城市,短短几年,在商鞅辅佐下,匈奴的疆域已经横跨欧亚大陆,不同于以往,打完就走,而是设立郡县,张榜安民,各国民众在中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下,也开始学习中原文字,经商和从事贸易。

一个全新的王朝---汉朝,在商鞅等人辅佐下,一切井然有序,歌舞升平。

单于站在城墙上,凝视着面前的大都城,目光中透露欣喜和骄傲。

城墙由坚固的石块垒砌而成,城墙四周建有雄伟的了望塔,让人们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壮丽景象。

城门宽敞而庄重,由巨大的木材和厚实的钢铁组成,彰显出城市的权威和稳固。上方的城楼都装饰着华丽的壁画和石雕,细致的图案和浓烈的色彩赋予了城市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策马进入城门,单于被眼前的繁华所吸引。宽阔的大街两旁,各种繁忙的商铺,井然有序的分布在各个市井巷道内,彩色的招牌闪耀着各种商品的诱人名字。人们穿梭其中,来来往往,交谈着,忙碌着,酒楼、饭店生意火爆,城市的商业活力弥漫在空气中。

城市中心是一片宏伟的宫殿群,宫殿的屋顶金碧辉煌,反射着阳光的光芒。绘有精美壁画和雕塑的墙壁,讲述着夏商周经典的故事和辉煌的历史。宫殿周围的广场和花园被细心打理,被艺术家摆放的花朵,绽放着五彩斑斓的色彩,整个城市散发着青春活力的气息,各种肤色和发色的国人,在城市里熙熙攘攘,让草原上空飞翔的雄鹰,都忍不住俯下身欣赏城市的美景。

夜幕降临,城市变得更加绚烂夺目。大理石街灯点亮了城市每个角落,整个城市被灯光点缀的金碧辉煌。城墙上的了望塔上点燃了熠熠闪耀的火把,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被温暖的光线所照亮。夜市上人头攒动,生机勃勃,灯光下人们欢笑着,享受着草原特有的美食烤肉和奶酪,单于在感慨变化的同时,也越来越佩服商鞅。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经济的繁荣,商鞅真乃治国之大才。单于内心感叹到,这几年,国家的变化带给他的视觉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尤其之前牧民挨饿受冻的日子

目录
特工狼王超体学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