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页)
招生办法,并试招应届高中毕业生4千—1万人直接上大学,仅占全国招生总数的2%—5%。以后因###发出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的指示,###于8月13日重新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上述文件。###原订招生方案显然过于保守,如果付诸实施,下乡知识青年中一大批被压抑多年的人才势必会因家庭出身以及其他一些个人无法把握的外部因素而继续荒废,以致抱憾终生。
新的高考制度从几个方面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产生了影响:
第一,知识青年第一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直接报考大学,而不必等待什么“群众推荐,领导批准”,或凭借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后门”。考大学——成为知识青年摆脱农村生活的一条最理想最光明正大的途径。
第二,允许部分高中毕业生直接上大学,是上山下乡规模将逐步缩小的一个明显迹象。随着高中毕业生直升大学比例的逐年扩大,上山下乡人数必将大幅度减少,构成上山下乡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石——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高调也就不攻自破了。它准确无误地向全国人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世道变了,一个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尽管姗姗来迟,但终于来临了。
第三,长期以来,封建血统论的罗网牢牢束缚着那些“可教子女”的手脚,使他们一举手一投足困难重重。“即使本人表现再好,也难以入学。”1977年招生制度改革时,明确提出“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被舆论称为“招生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日报》,1978年5月12日。。为了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比较平等的竞争机会,不知有多少被剥夺上学资格的青年望穿双眼,而当它成为现实时,一切又显得那么自然。他们不过是获得了本应属于他们的权利。接着,在招工时也贯彻了“择优录取”的方针,使知青工作中的血统论因素进一步被剔除。
1977年首届高考,全国共有570余万青年蜂拥进考场,其中知识青年约有半数左右。对1000万留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来说,恢复高考的消息犹如扑面而来的和煦春风,使他们心中蛰伏已久的大学梦重新复活,犹如划破黎明的嘹亮号角,唤醒他们对光明前途的企盼。一位下乡知青在高考作文中这样写道:
坐在这静得连呼吸的声音都听得见的考场,我的心潮像大海一样起伏不平。用握了三年锄把的手,又拿起这支小小的笔头,竟觉得有千斤重。我想说:是华主席挽救了我们青年一代,使我们有机会参加这次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无顾虑地为革命学习了;我想说:是飞速发展的形势和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使我前来参加这次考试——战斗。《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作文讲评),北京出版社1978年版,第120页。
恢复高考制度(3)
许多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艰苦条件下,坚持文化学习,刻苦钻研,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六六、六七届高中毕业生中,发现了不少被埋没多年的优秀人才。这次高考,共录取了27�8万人。但是,由于“教育革命”的恶果和上山下乡造成的青少年教育过程的中断,也使大批知青考生###出知识荒疏、文化基础差的问题。
然而,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对某种神圣传统的挑战,也必然会遇到来自后者的阻力。同样,恢复高考制度的做法也受到了来自“左”的方面的干扰。一位知识青年报考大学,考试成绩优良,身体检查合格,只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被淘汰了。理由是:“在你的血管里流着的是你反动老子的血液!”《人民日报》,1978年5月17日。因家庭出身问题限制知青报考,或加以歧视、刁难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很普遍。
据说,首届高考结束后,天津市发现根据“择优录取”方针招收的新生,60%以上都是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女,而工农子女的比例明显下降。于是该市某负责人写了一份报告给###,指责新的高考制度“使新生的阶级成分改变”。###看罢立即在报告上批示:“救国要紧。”胡宗华:《###的故事》,《明报月刊》,1978年12月号,总156期。此说不知确否,但把恢复高考提到“救国”的高度来认识应是恰如其分的。“###”###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使成百上千万的青年荒废了学业,使国家整整少培养了数百万高中级专门人才,造###才青黄不接的恶果。1977年,中国的专业科技人员只有20万,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1965年为2�8%,到1973年下降为2�1%。而联邦德国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42%。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