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2/4 页)
是荣国公府上的丫鬟,被水家的少爷趁酒醉……惹怒了那位才入门的少奶奶,十四岁就卖进了青楼。她忍辱负重了三年,终于寻到一线机会,寻到了唯一的亲人表叔,也就是钱氏的父亲,希望他能帮忙为她赎身。却不想,钱氏的父亲是屠户之流,得了银钱就赌掉了,还要把钱氏也卖掉。”
“啊?世上竟有这样狠心的父亲?”
“嗤!什么父亲,不过是前妻带来的拖油瓶而已。钱氏原本不钱,姓苏,是她母亲改嫁后才姓了钱。”
“那苏姓闺名上谨下容的……”
“对,她是钱氏的亲堂姐。而你祖母,则是钱氏继父这边的亲眷。她们三人……日子最艰难没饭吃的时候,大约好过一段时间,苏家祖母为了你祖母能塑身落户良籍,出了不少力。再后来,你也知道了。她们好命的救了被人追杀的皇帝陛下。”
“最初发现的倒在血泊里的皇帝,是钱氏,但她只是大呼小叫,完全没有救人想法。好心,并想出主意把人藏在柴房里的,是苏家祖母。但,看出皇帝出身贵重,故意施恩送米粥和棉被的,就是你亲祖母了。”
原来三人都有救驾的功劳!怪不得钱氏堂而皇之占据“恩人”的位置多少年呢!
“后期寻皇帝陛下的人来了,她们三人都是‘无知民女’,得到一个许诺。苏家祖母希望给未婚夫寻个好点铺面,开裁缝铺赚钱;钱氏则不以为然,玩笑的说自己从来没见过金元宝长什么样,若是真想报恩,给她几个金元宝。只有你祖母,谨慎提了一个要求,让皇帝离开后,忘记她们曾经救过她,无论何时何地,永远不准对人提一个字。”
“啊!”
俞清瑶思索了一下,方才觉得亲祖母当真是聪明!
她故意让皇帝忘记,所以皇帝肯定忘不了;不准对外人提起,以皇帝的骄傲,不用提醒怕是也不会对人提及,要求看似无理,其实摸准了皇帝的脉,反而让皇帝永远记着。
“那后来祖母进宫……”
俞锦熙苦笑了下,“一个在青楼呆了三年的女子,怎么可能进宫?当时的皇帝已经是太子了,身边多的是美貌侍女,无论容颜抑或出身,她都没有资格!”
俞清瑶一惊,不对啊,皇帝明明对亲祖母一往情深,那些冷宫中的日子。皇帝不就是想着祖母才对自己另眼相看么?
“乖女儿,你记得一点,男人嘴上说有多爱你,把你当成天上的星星月亮。其实都是唬人的。肤浅的为骗你的身子,深沉的要占你的心,或者看中你的钱财,你能帮他达到什么目的……真正的爱,说不出口,就像一道伤,不能碰、不能提。只要一想起就觉得万事皆休,世上最美好的幸福远离而去,再不属于他……”
好吧,俞清瑶深深吸一口气,就当父亲“谆谆告诫”是为了尽幼年不曾精心照顾她的愧疚了。不过能不能更委婉些?为什么这些话从亲生父亲的嘴里说出,让她只有一个感觉——想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呢?
俞锦熙感慨了说完,才继续刚刚的话题。
“所以,你祖母的目光,从来没有盯上皇帝。她看上的是一把年纪,在翰林书馆钻研一辈子古籍的俞青松!”
对于直呼生父的名讳,俞锦熙并不觉得大逆不道,他的嘴角露出一丝讥讽——若不是知道内情,恐怕他永远把帝师俞青松当成大周朝学问精深的道德模范吧?因为外表看起来,俞青松几乎白璧无瑕,完美无缺!
少年穷苦,刻苦发奋的念书,中举后不骄不躁,踏踏实实的在翰林院编撰古典。后期得遇明主,勤政廉洁、稳健开阔,与广平皇帝君臣相得,算是可以名列史书的“君臣典范”。
“正巧,俞青松好不容易找到外甥女钱氏,便想聘为儿媳。全了他跟钱氏之母的姐弟情谊。钱氏是什么人,他早就知道,但不在意。为给钱氏一个光荣的出身,便让苏家祖母和你亲祖母把救驾的功劳都给钱氏。”
“苏家祖母是个善心人,无可无不可的,答应了。不过你亲祖母是个有心人,虽然答应,但也暗示了一些……隆正皇帝御笔亲书“善”字送来,钱氏风风光光的出嫁。你祖母也开始跟俞青松暗中往来。”
“……”
为什么?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呢?俞清瑶怔怔的听着,心说戏文上的东西都是骗人的!什么救驾后不求回报,最后“以身相许”,哪里有说的那么美妙!
亲祖母曾经在青楼呆过的经历,怕是不仅进宫不能,想进入俞家……为奴为婢也难吧?
“你祖母天生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一场宴会,来了上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