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1/4 页)
原来,十二年前,端王得广平帝许可开牙建府,惠太妃出了深宫,从此再无拘束。与沐天华母亲元洁莹的约定——儿女联姻,被她当成旧时玩笑。此一时、彼一时。以前她在宫里处处艰难,需要云阳公主、元洁莹帮助。可端王封王后,云阳公主早就去世。元洁莹也不在了,沐天华的联姻价值,无疑缩水了一大半。变得配不上了。
开府后,她广邀各家千金。终于挑中了武乡侯彭家的彭龙梅。彭家与当时的彭贵妃是未出五服的本家,后来先皇后故去,彭贵妃一跃成为皇后,确认了她的眼光不差!至于安庆侯沐桦,不甘示弱,挑中了金殿上大放异彩的探花郎,赶在端王娶亲前。先把女儿嫁了出去!
本来这样一来,两家关系闹僵下来,不来往就完了。听说沐天华先生了一个女儿,而彭龙梅生了个儿子,惠太妃暗中自得——亏得她当机立断,为儿子选对了媳妇。
哪里想到有今天!
彭龙梅是正妻,身段、样貌、才华,样样不差,还有她的全力支持,却是个没用的东西!留不住丈夫的心不说。被几个出身卑下的妾侍戏弄得团团转,满身怨气。更不会教孩子!芷苓那丫头,哪里是郡主,分明是个野丫头;唯一的嫡子也被教坏了!面团似地性格。毫无主见。
反观霓裳,这些年越发优雅从容,遇事不慌,即使危及生命的事,仍旧端庄沉静——这才是她理想中的儿媳啊!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待霓裳清醒,惊讶的看着端王,自是一番悲喜交集,:。两人齐齐拜在惠太妃面前,听她如是叹息。这时候的她,哪有初来是逼迫人自尽的狠辣无情,完全是拗不过儿女的慈祥母亲。亲手扶起沐天华,
“当年你母亲与我交好,我何尝不念着你们打小的交情?可是,你身子不好,本宫忧心你……不利生育,才反对你们婚事。谁晓得害得你们……唉!前尘旧事,都是本宫的错。”
“母妃……”
端王肯定不会责怪母亲,霓裳“活”过来,他喜悦还来不及呢。拥着心爱的女子,他满心的都是感激,智商直线下降。同样,沐天华也感激无比——不是为活命,而是听太妃语气,许她继续留在端郎身边了!
惠太妃今天这一出,看似白来一趟,其实与儿子“沟通”后彼此更了解了,也摸清了沐天华在儿子心中的地位。“不利生育,无奈之下”“赐酒,是为了试看那你们之间的感情”,几句假惺惺的话语,使得头脑不清醒的沐天华,遗忘了当初是谁先背信弃义,给生父沐桦难堪的。
再几句暖人心的话,说说是如何不得已,多少为难处,最后答应册封侧妃,一应为难她包办了,端王与沐天华都感动得不得了,一齐跪拜,奉茶了。
皆大欢喜结局。
惠太妃手腕何等高超?
早在她发现儿子私会沐天华时,就按兵不动,暗地里下了几步棋。俞锦熙发配边疆,趁俞老爷子急流勇退乞骸骨,临走前忙乱时,叫人挑唆着,使钱氏参与了一个官司——钱氏屠户女出身,懂什么,又不认识字,几十亩田地就弄的晕头转向了,在亳城衙门里,按了手印。
这手印,不是按在普通纠纷的结案卷宗上的,而是“放妻书”。
大周律法规定,婆婆不可以直接休妻,但可以代替儿子上衙门递书。除了俞探花的“亲笔”作假外,印鉴,钱氏的手印,当堂的证人,主审官,各种程序都是合乎律法的,:!有案底,有正式卷宗,且是十年前的旧事,叫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因此藏在官衙里十年不见天日的原件一面世,虽然惹得京城上下议论纷纷,但没人质疑真实性。毕竟,“诗仙”清绝倔傲、才气纵横有名的!“无诏不能返京”,以他的骄傲提前写下和离书,不让人守活寡,像是行事出人意表的诗仙,做得出来的。
除了几个卫道人士,嘀咕沐家女应该言辞拒绝,表明守节外,其余大都接受了这个说法。
最艰难的身份,就这么轻易而举的解决了!
而敏感的京城世家女眷们,听到这个消息,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长公主宴会后,大家嘴上不敢多说,私底下不少嘲讽的,当年的京城明珠,落得妻不妻、妾不妾的下场。任是国色天香,连个名分都没,何其可笑啊!
但“放妻书”后,聪明的都察觉到,沉寂多年的沐天华,似乎要翻身了?
不说武乡侯彭家人往来端王府频繁了些,只说寄居在安庆侯府的俞清瑶吧。原先她生母的**暴露,手帕交都避之不及,生怕被拖累了名声。可先有“和离”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