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像!我不知道“女儿像父亲,儿子像母亲”的理论是否符合遗传学的科学观点,但事实确实不可否定。
可能因为一时过于激动,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母亲的照片上,连战光顾了自己伸头看母亲的照片,竟然一时忘了站在一边的夫人。看了好一会儿,连战似乎想起什么,赶紧扭头请站在一边的夫人一起凑过去看。连战边看,边扭头向夫人示意,彼此没有太多的话,但微笑始终洋溢在脸上。岁月无情人有情,望着母亲的照片,连战十分激动。当年20岁来燕大读书的母亲,真的那么年轻漂亮。七十余载光阴似箭,如今的母亲已是一位96岁的老人。就连她老人家的孝子都已年届古稀。
那一时刻,我镜头中的连战,眼睛里充满了泪光、微笑中的泪光。因为现场采访异常紧张,我不可能像孙悟空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不可能把所有生动瞬间和细节都观察到并拍摄下来。当时就有两个生动细节我没能发现,一个是连夫人感动之时,悄悄地擦起眼泪。另外一个是连夫人激动地亲吻丈夫。后来看到媒体刊登的照片,自己感到遗憾,也颇受感动。
连方王+禹后来在她的著作《半世纪的相逢》中写到:“演讲完毕掌声如雷,但我毫不惊奇,因为这才是他,真正的他,和我相知、相守、相随40年的伴侣。别人不了解,因为他从未有这样表现的机会。他是个严守分际的人,在‘副总统’任内,不会僭越‘总统’,而近年来都是对基层的选举语言。今日台湾处处耍民粹,以目前激情的选举文化,这样的演讲内容,可能没有很多展现的机会。我不自禁上前亲吻他,表达我的骄傲。”
作为一个有名的孝子,连战此时心里又激动又高兴。他也许在想,此次大陆之行他给母亲带回的这件珍贵的礼品,一定会让母亲十分称心满意。连战主席把他的专著《改变,才有希望》赠送学校师生。
演讲结束,连战和夫人手拉着手,专门来到母亲当年学习时的教学楼和宿舍前参观合影。望着母亲当年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连战显得很兴奋。他一会儿指指这儿,一会儿指指那儿,有时和夫人交谈几句,脸上始终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我想,这微笑是属于连战夫妇,也是属于他们的母亲。
未名湖畔(1)
连战一行登车离开校长楼去未名湖边的校园参观。望着他们离开的身影,紧随其后的我傻眼了。我一没有采访车,二没有后边活动的专门采访证件。我正慌乱地四处乱窜时,突然看见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和摄影师杨永山正准备上车。我连忙跑过去,不顾一切地钻进他们的车。“不好意思,我没找到车!”我喘着粗气、不好意思地说。
“没关系,赶紧坐!”丁远超看我急匆匆的样子,善解人意地回答。
“连主席讲得真好!”我随口赞叹着。丁主任他们都会意地点点头。
“如果当年竞选时,能这样就好了!”旁边另一位台湾朋友叹息着说。
台湾《联合报》2005年6月的一篇文章对连战的表现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文章认为,连战在中山陵或是在北京大学,面对民众和学生的演讲,“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内敛但深刻,深刻但不尖刻。”为此一般民众认为,连战大陆表现“符合历史的高度、符合两岸的高度、亦符合文明的高度。”然而如果变换一个场景,连战这样在台湾演讲,“内敛必被视为保守,不够尖刻则是言语无味,种种恶评亦告滋生。”因此文章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究竟哪一个连战才是真正具有正确高度的连战?而究竟哪一种政治境界才是真正具有正确高度的政治境界?
“我现在终于可以公开讲这句话,我真的不适合台湾的选举,格与调都不适合。”2005年连续两度参选失败的连战,接受媒体采访时,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而在此前的1998年他第一次参加选举前,就曾表达出对台湾选举中缺乏理性、谩骂和嘶喊、闹剧般的混乱状况表示担心。
适者生存的道理尽人皆知。那么,对台湾选举一直存在某种排斥的连战,自然因为不能适应那里特殊的政治环境,而惨遭淘汰。而十分擅长“适应环境”的###的两次当选,究竟是台湾民众之福气,还是台湾民众之遗憾呢?历史自有结论。
车子穿过校园向北大未名湖的方向行驶。校园的街道上挤满了欢迎的学生。他们用热情的呼喊和朴实的挥手来表达对连战的欢迎和敬重。学生们激动但不疯狂,热情而守纪律的风格,和连战似乎有些相同。所以,此时此刻,坐在车里的连战一定是“感觉良好”。
在距离未名湖畔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