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史思维导图 > 第42章 朝堂困局

第42章 朝堂困局(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公子连刚继位时,朝中大臣并不买他的账,纷纷托病不来上朝。

“这个人谋位不正,一个外出流浪的质子,却要回来做我们的王”

“我们都不去,看他的这出戏,怎么唱下去!”

几个大臣私底下,交杯换盏,私底下议论着眼下的朝局。他们大多数在观望,试探,新来的君主的态度。

很难想象一位君王,面对空荡荡的朝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一定比老师看着空空的教室更加难受,或许还有难堪。

一时气愤之下,公子连下令让人去把大臣们都抓来。

近臣胡苏,躬身前行,声音沉稳而有力:“大王在上,微臣斗胆陈词。大王身为万民之主,一举一动,皆系社稷安危,苍生福祸。今大王因一时之忿,欲兴兵动众,擒拿朝臣,此非王者之道,亦非我大秦昌盛之基。”

“大王自知为外来之君,更应怀包容之心,行明智之举,以德服人,以理驭下。若以权势压人,恐朝臣离心,百姓不安,国本动摇。大王当思,秦之兴盛,非一日之功,需上下一心,方能成千秋伟业。”

“再者,大王继位以来,对朝中局势尚未完全洞悉。此时若轻举妄动,恐为宵小之辈所乘,陷大王于不义之地。臣恳请大王,三思而后行,以大局为重,勿为一时之气,而损我大秦之根本。”

“臣虽不才,愿为大王肝脑涂地,以报君恩。愿大王能纳忠言,行仁政,以德治国,则我大秦必将繁荣昌盛,万民归心。”

对于胡苏的几句提醒,立刻反应过来自己确实不能蛮横行事,历史上敢劝谏的臣子不少,但能听进去话的主子却不多。

秦献公的头脑很清晰,他闭上双眼,试图平复内心的情绪,但脑海中依旧回荡着那些朝臣复杂的眼神和各异的态度。

他明白自己要想在朝堂中站稳脚跟,必须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秦献公站在宫殿的高台上,面向着到场的臣子们,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诸位爱卿,寡人今日站于此处,非为了一己之私,更非为了这王位之尊。寡人心之所系,唯我大秦之兴衰,百姓之安危。”

“寡人深知,近年来我大秦国力日渐衰弱,百姓生活困苦。此等局面,非寡人所愿见。故而,寡人愿意放下身段,向他国学习。魏国变法之成效,寡人有所耳闻,心生钦佩。寡人欲仿效魏国,推行变法,以期重振我大秦之雄风,若违背此言,我愿意让出王位,让有才能人来执掌秦国的未来。”

老甘龙听闻此言,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老甘龙:“大王此言,真乃我大秦之福。臣等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共谋大秦之未来。”

其他臣子们也纷纷附和,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秦献公:“好!寡人得诸位爱卿之助,何愁大秦不兴?从今往后,寡人希望诸位能畅所欲言,共商国是。寡人虽为君,但亦愿与诸位同舟共济,共创大秦之辉煌。”

公子连心里清楚,这些此时在朝堂上的人,还是在试探,在观望,他要用一场胜利来凝聚人心。

他传来自己儿子。

赢虔,此时已经成长为一米九的大汉,身形魁梧,虎背熊腰,步伐沉稳轻快,都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猛与霸气。

公子连看着自己孩子,脸上的喜悦不由自主的展现,这是赵婉儿就给他最好的礼物,此时已经成长为威风凛凛的将军,作为父亲,他是骄傲的。

“参见,父王。”

“免了”

公子连眼神中闪过一丝严肃,却仍带着对儿子的疼爱与信任,望着眼前这位已成长为威风凛凛将军的儿子,缓缓开口:“此次任务,非同小可。义渠部落近年来势力渐长,他们骁勇善战,不可小觑。你此去,既要展现我大秦的威严,保护边民不受侵扰,又要谨慎行事,不可轻易挑起战事。”

“儿臣明白,定当不负父王重托。”儿子恭敬地回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此外,”公子连补充道,“你此行还需注意收拢人心,边民是我大秦的子民,他们的安宁是我大秦之根本。你需以仁义为本,恩威并施,让边民感受到大秦的关怀与力量。记住,真正的胜利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是人心的向背。”

“儿臣遵命,定当谨遵父王教诲,以仁义为先,恩威并施。”儿子再次行礼,语气中透露出对父王教诲的深刻领悟。

公子连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轻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去吧,孩子

目录
在大理寺验尸的日子剑怒暧昧合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