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1/4 页)
第二日考试,这些学生来时信心满满,一做题,各个满头大汗。
要不是杨蕴秋早就给他们说过,题目很难,能作出多少就是多少,千万不要答白卷,只要写上,就有可能得分过关,不写,绝对过不了关,估计有不少学生要受不了扔下卷子不肯考了。
虽说这些考生让考得外面焦,里面也糊,稀里糊涂地出了山门,个个哀叹不已,一丁点儿把握也没有,可杨蕴秋和吴宓看了试卷,还是有些满意。
四十五个学生,有二十八个,答题答得还算可以,虽然没有几个高分,但那是因为杨蕴秋本身出的题目就很变态,也怪不得他们。
事实上,只要能答对一些,他们这样平均年龄二十岁的少年,就能算得上少年英杰。
这二十八个大部分都是家境富裕,能读得起书的人家。
剩下的就答得很糟糕,像一开始在幻阵中极为出彩的崔逊,几乎没对几道题,但即便如此,又跑出皇宫来当考官的小皇帝吴宓,也没舍得淘汰他,眼巴巴瞪着杨蕴秋,看样子即便杨蕴秋淘汰了这小子,他也要安排人好生教导的模样。
“先让他进预科班。”
杨蕴秋毫不在意地大笔一挥,点了不合格的这几个去预科班读一年,补一补基础,其实,就是考中的这些,基础上也需要加强。
他的学校,可和现在大部分的学校不同。
考试结束,书院正式开课。
虽说杨蕴秋的这座书院,一开始就闹得沸沸扬扬,知名度很高,但一切还是要看成绩的,按照洪朝历来的规矩,三年一次,各大书院的学生们统考,排出优劣,距离下一次通考,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一年之后,杨蕴秋这个书院就要和别人争上一争,是龙是虫,到时候才能知分晓。
懵懂 第一百六十八章 辛苦
小皇帝在书院里一露面,到是让杨蕴秋这间书院的名气更增,当然,还是学生们更高兴一些。
吴宓已经公开表示要经常来听课。也就是说,这群学生,将会成为皇帝的同窗,要是将来想混官场,同窗可是相当亲近的关系,哪怕真不能把皇帝当成普通人那般,随便拉关系,可最起码,将来你与皇帝的熟悉度,也比别人高得多。
简而言之,很容易做到简在帝心。
这是不知道多少官员,一辈子求也求不来的好事儿。
只是,学校的功课确实是非常要命。
书院里杨蕴秋既是山长,也是老师,可真正把书院开起来,却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当先生就行的,杨蕴秋也没再找别的什么名师大儒,只托人寻了两个xing情温和,不那么古板的中年先生,以前也在小书院教书,只是后来书院山长年纪大了,又无继承人,退休之后,书院也不复存在,他们俩才到京城打算找个差事做一做。
能再入书院,当然是好的。
京城方州虽然是地杰人灵的好地方,生活也并不容易。
学校一开课,两个先生很不适应。
所有学生必须住校,这到无妨,四大书院也采用的是封闭式教学,轻易不许学生们回家。
每七天休息一天,也很合理,朝中官员们还五ri一休,可课程未免排的太密集了一点儿吧,早晨天不亮,先起来跑。
也不做别的,就半个时辰围着学校空旷的大校场跑圈儿。、
跑了一身汗回去吃早饭,然后从卯时开始,到午时二刻,一直就读书,读书,读书,中间又简单的片刻休息,还要做一做什么——‘眼睛保健’。
中午午饭后,午休时间很短。
下午是未时到酉时二刻,又是上课,上课,上课。
晚上从戌时到亥时二刻,还得上晚自习,一天的功课都在这时候完成,完不成就不能睡觉。
盘算一下,简直是把学生们出外交友,参加诗会等等各种节目全给抹去,或许也就一周一次的假期,还能出去走走。
两个先生看得头疼的要命,奈何人家这个书院是真正的高端洋气上档次,外面又闻所未闻的幻阵,还有小皇帝给增sè,他们初来乍到,也不好多说。
再一拿到那堆了一桌子的课本,两个人更傻眼,给学生们讲课之前,他们得先弄明白才行,看了人家的课本,忽然觉得自己寒窗苦读数十年,简直是白读一场。
整个书院上上下下都让严苛的作息时间给折腾到yu哭无泪,杨蕴秋丝毫没觉得哪里不对,后世那些学生们为了高考,每天能睡个五六个小时就算不错,也是这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