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贤杰亲自断后,且战且退,战退了数员唐将。四更时分,已退至马嘴山下。贤杰留在后面收容掉队的弟兄。听听追兵的喊声渐远,贤杰刚想喘一口气,忽然鸾铃响处,夜色中冲来一将,正是吴巧。
夜色中,她看不清贤杰面容,贤杰也看不清她。两人二话不说,便交起手来。及至一动手,二人都被对方的劲道和身手吃了一惊,都不约而同感到这个对手好厉害!二人同时想到了对方是谁,一齐道:“是杨贤杰?”“是吴巧?”
二人荡开对方的兵器,各自退后几步,借着夜光互相打量对方……
贤杰此时心内并无他想,只是想要看清这个战胜自己众多弟兄的武将究竟是个怎样张牙舞爪的角色,怎的如此厉害?在他眼里对方仍然只是一名大唐的战将,只不过是女性而已。
在吴巧眼中却另有一番感受,她朝夕想见的人现在就在她的面前,她也不知道是喜是忧?她就这样怔怔地望着对方,眼里的表情颇复杂……
虽然是在夜色中,这个男人看上去疲惫不堪,身上的衣甲也多处破损、残留有不少斑斑血污,但仍难掩他的那股英气、那份挥洒从容、那种叛逆倔强的气质……
贤杰被这女将望得有点莫名其妙,他现在想保存体力,并不急于进攻,只是静静地等待对方来攻。但对方就是不进攻,只是痴痴地望着他。他心下甚是奇怪,这女将怎么回事?莫非从来没仔细瞧过人,现在要将他瞧个够?那好,你瞧吧,我反正有的是时间……
两边的军士也都有点呆,呆呆地望着这两个人不解,不知道这两个人究竟哪根筋不对了……
这时马蹄声又起,吴直和王横行也赶了上来。吴直见妹妹象傻了一样,忙诧异道:“五妹,你不和敌人交战,在这里犯什么傻?”一连叫了几声,那吴巧终于清醒过来,脸上现出一丝羞怯,忽然拨转马头,向夜色中疾驰而去……
吴直等人也不敢上前和贤杰交战,只在远处观望着。
贤杰也象清醒过来,缓缓向山上退去……
天亮的时候,战斗终于停止了。贤杰留下华氏兄弟率军一万扼守小石城,归田虎、万长山扼守山前隘,其余大队人马撤回到山上休整。
………【第十五章 心有千结】………
信州一战,唐军反败为胜,士气大振。尽在朝廷对官员也进行了任免和调整。宇文虎作为唐军主帅,作战不力,损兵折将,十万讨逆大军止剩三万,朝廷大为不满,宇文虎自己也还算知趣,主动让出了元帅一职,太宗重新任命吴忠孝为讨逆平叛兵马大元帅,又派救应使李林率领十万唐军赶来增援。
二十万唐军将马嘴山围了个水泄不通,唐将吴巧则日日到山前骂阵挑战。其实她是“假公济私”,为的是有机会能再看那个人一眼。
贤杰却高悬免战牌,不许众将迎战,只教紧守隘口,待敌军粮尽后退兵。
自此,自贞观三年九月初七贤杰出兵进攻信州(贤杰竖反旗是在五月初六,攻下小石城是八月二十三,期间有三个月是招兵买马时期,并没有生战事),到十五日撤回山寨,征战了七、八天,竟连唐朝寸土未得,还折了郑啸天、刘子春两员大将,另有一员大将井凤安失踪,生死不明,第一次伐唐战争算是失利了。
不过令贤杰高兴的是,队伍还是得到了锻炼和扩大(由下山时的三万人马增加到了五万人)。
这日贤杰同狄公商议军情。狄公道:“目下不必出战迎敌,敌人二十万大军,粮草供应不是小事,敌军内部又派系林立,江道成、宇文虎都未必会服吴忠孝;只消能够守住十天,敌人必定会粮尽退兵。”
贤杰认为有理,即下了一道命令给守山前隘的归田虎、万长山两人,令他们一定要坚守住十天,若在十天内丢失关隘,将按军法从事。
然而命令送达下去还未满一天,就见归田虎、万长山浑身带伤,屁滚尿流赶来道:“大……大哥,不好了,山前隘被打破了,唐军女将吴巧实在是太厉害了!”
贤杰和军师等人都大吃一惊。山前隘失守,即意味着山上大寨同小石城失去了联系,也意味着粮道被敌军切断了。山上四、五万人马的吃喝可就成了大问题!
如此一来,不要说十天,就连一天也守不住了。
贤杰将脸一沉,喝道:“我才刚刚下达了命令,叫你们紧守十天,为何才一天时间就丢了山前隘?这仗还怎么打?前番在大青岭,郑啸天战败了都还知道自刎,你二人为何不自刎?如此苟且偷生之辈,我要你等何用?推出去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