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无名山恩放重进 朱叉关义劝刘孝(第4/5 页)
欧阳芳,赵匡胤买通欧阳芳,倒卖太原城。
赵匡胤会用人,结交豪杰贤士,收下火山王杨衮。杨衮和呼延凤是过命好友,杨家和军师苗光义从中说合,劝呼延凤保明君。呼延凤见刘崇大势已去,无奈撤兵,太原失守,刘崇递降书,纳表称臣。赵匡胤才撤兵,临走之时对刘崇说,要呼延凤到汴梁去,刘崇无奈,忍痛割爱。呼延凤才保了大宋。这件事南唐文武群臣都知道,所以今天呼延凤报名,刘孝大吃一惊,不由得定睛观瞧。
但只见,呼延凤年纪在四旬开外,身高过丈,膀阔三亭。头戴青铜盔,朱缨倒洒,搂海带密排金钉,背上背五杆护背旗,走金边纳金线,上绣金龙,绿缎子飘带,上坠金铃,旗面上有五个大字;智、仁、信、勇、忠。上身穿青铜甲,龙鳞片片,护心镜亮如秋水,勒甲丝绦五股穿成,两肩头吞口兽,兽面吊铜环,两副战裙密排青铜钉,挡护膝遮住马面,青中衣上绣团花,虎头靴牢扎青铜镫内,绿罗袍半披半挂,征袍上绣的蟒翻身、龙探爪,下衬着海水江牙,边绣灵芝草。骑一匹干草黄的黄骠马,马脖子上挂九颗威武铃,这匹马鬃尾乱奓“咴咴”直叫,真有腾云驾雾之势。走兽壶插雕翎箭,鲨鱼袋装宝雕弓,肋下悬三尺斩杀剑,两手擎虎头錾金枪。往脸上看,面似古月,双眉入鬓,二目如灯,高鼻阔口,耳大有轮,一表人材。真正是头上有千层杀气,面前有百步威风。
刘孝看罢点了点头,心里赞成:真乃英雄也!可惜保了大宋,要保我南唐,何愁不灭大宋!想到这,挂上银戟,抱腕当胸说道:“呼延老将军,刘孝有礼了。”
呼延凤点点头:“刘将军,在汴梁金殿上我见过你,看外表你也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材,为何保李煜?那李煜近女色误国政,屡次兴兵,为夺江山,不惜生灵和钱财,早晚必败,你认识李重进吧?”
“他是周朝忠臣,和我共守朱叉关。”
“着呀!李重进使碎心机,设伏兵于无名山内,要暗算我主,最后如何?伤了两员将,死了军卒,身陷重围,是我主有好生之德,放他逃命,不然早做他乡之鬼。我劝你不如献关投降,免得抛妻舍子,死在沙场。”
刘孝听罢一阵冷笑:“呼延将军,我久闻你的大名,才多说几句。我刘孝乃忠良之后,将门虎子,怎能弃美玉投顽石,宁可与关同休,决不投降。李重进虽然劫杀未成,可忠义对天,千古不朽,你呼延凤空有其名,你是北汉老将,又投大宋,反复无常,万人唾弃,我和你交手有失身份,我想会会带尖的,打打带棱的,你回去叫高怀德和赵匡胤来见我。”
几句话骂得呼延凤面红耳赤:“刘孝,小孺子,你懂什么?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我归宋是奉河东刘王的君命,一手托两家,保汉又兴宋,我乃忠义之士,岂容尔等羞辱,看枪!”说完,双脚踹镫,马往前蹿,拧枪便刺。
那刘孝不敢大意,举戟招架,封出呼延凤的金枪,二马错镫,分为南北。这一招是虚打,互相试试力气,二次踅马交战。一条枪,一杆戟,上下翻飞,两匹马盘旋疆场,这一个好比蛟龙出水,那一个好似猛虎下山,两边军卒、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只杀得尘土飞扬,天昏地暗。
此时赵匡胤已来到疆场,离营门不远停下来,左边军师苗从善,右边是元帅高怀德,其他几位王爷侯爵在前后保护。赵匡胤手搭凉棚拢目观看,呼延凤和刘孝打得难分难解,一时分不出上下。
赵匡胤是行家,一看老将呼延凤力大枪沉,出手不凡,那刘孝戟急马快,急如闪电。这才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哎呀!”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伤了谁我都心疼,不能打了。想到这,叫高怀德:“高爱卿,叫先锋营的人鸣金,请呼延将军休息片刻,孤要见刘孝。”
高怀德吓一跳:“万岁您不能去,刘孝是仇敌,要下毒手,我们救您都来不及,不能去。”
赵匡胤说:“我也不是白给的。”
“您忘了李重进劫杀的事了吗?”
“那天我是没带趁手兵器。”
说完催马奔疆场。高怀德和史魁跟在马后。
锣声一响,呼延凤拨马闪开,赵匡胤的战马就到了:“呼延将军,先休息片刻,孤王见刘孝有重要话讲。”
呼延凤说:“万岁保重。”
赵匡胤点头,来在刘孝眼前:“刘将军,孤赵匡胤在此。前者在京城见君一面,终日不忘,想你乃人中之杰,不该保唐。如能投宋,可保你高官厚禄,光宗耀祖。”
刘孝闻听仰天大笑:“赵匡胤你做梦呢!在汴梁你就劝我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