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果了。
“皇上晚上去了谁那里?”
“听说皇上没有翻牌子,应该是在甘泉宫批阅奏折。”
郭德妃有点失望,她当然不是像那些刚入宫不久还满怀春心的新晋嫔妃那样希望跟皇帝多一些“心灵沟通”的机会——在皇长子出世之后,皇帝已经很少到兴庆宫来留宿了。皇帝对她谈不上像对卫贵妃那么宠爱,但也保持了基本的信任和尊重。但现在的问题是,她得找个机会跟皇帝解释这件事情,取得他的谅解。
天色渐渐黑下来,华灯初上,郭德妃看着满桌精致的膳食,忽然就没了胃口,甚至心里头还有点烦躁起来。
她起身,想到外面散散心。
然后就看见守在宫门口值夜的宫女匆匆进来禀报。
“娘娘,陛下驾到!”
☆、顺水人情
郭德妃先是一喜,然后随即正色,似乎在思考什么。
但没等她想多少,皇帝已经大步流星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她连忙行礼。
“爱妃免礼。”皇帝伸手虚扶了她一下,左右看看,“安儿呢?”
郭德妃笑道:“安儿已经睡下了,陛下可要见他?”
皇长子年方四岁,还没到启蒙的时候,平日里由生母德妃抚养,张太后偶尔想念孙子了,也会让他过去小住,作为唯一的皇子,自然是千娇百惯,要星星不给月亮,皇帝也宠爱得紧。
“不必了,”皇帝摆摆手,“小孩子要多睡,别再把他闹起来。朕就是过来看看你。”
那头弄巧已经捧着午子仙毫上来,皇帝端起来,浅尝辄止,看上去有话要说。
郭德妃心领神会,早就屏退了纤云弄巧二人。
便听得皇帝道:“这些天,朝堂和宫里,颇有些流言在传。”
“陛下……”
郭德妃想要解释,却被皇帝打断,“刚刚朕到刘宝林那边,她还劝朕,说此事必然与你无关,你身处流言之中,只怕也不好受。”
刘宝林?刘海月?郭德妃心下微讶,不知道素未平生的刘海月为什么会帮自己说话,她记得,刘海月的姐姐刘海珠似乎投靠了于淑妃……
她还在思忖,皇帝那边又道:“很多事情朕不说,不代表朕不知道,齐国公没少为此活动吧?”
郭德妃心头一凛,连忙下跪请罪:“妾身父亲恣意妄为,擅揣圣意,妾愿代他受罚,请陛下降罪!”
皇帝也没叫她起来,只看着她,淡淡道:“你是有责任,没有约束你的父亲,朕看在皇长子的面上,没有训斥他,他却不知好自为之,不过朕知道你没有掺和其中,这才一直没有从你手中剥夺宫务。”
原来皇帝什么都知道了。
郭德妃的头压得更低了,心头冰凉一片,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她爹私底下的活动在皇帝看来只是小丑般的蹦跶而已,那一刻她忽然怨恨起家族里那些人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一个人在宫里小心翼翼有什么用,这些人尽会拖她的后腿,郭氏家族是簪缨世家,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几代下来,可谓荣华之极,但这样的生活也造就了家族里能上得了台面的人才越来越少,这一代要不是她入了宫,郭氏会不会衰败还是两说。
“起来吧。”皇帝话锋一转,居然亲手扶起她。“朕知道爱妃在宫里也不容易,不过郭氏毕竟是你的母家,出了什么事,对安儿也不好,你明白吗?”
“妾身明白。”郭德妃定了定神,“妾身会好好告诫父亲的。”
皇帝点点头,敲打完毕,又聊了几句,就起驾回甘泉宫了。
还真是来逛一圈的,郭德妃揉揉额角,想起之前皇帝说的话。
听那句话的意思,如果不是刘宝林帮她说话,皇帝是连过来都懒得过来的?
“娘娘,”纤云迟疑地问,“刚才皇上提到刘宝林……”
“这个刘宝林倒是妙人。”半晌,郭德妃笑了一声,“看来,本宫欠了她一个人情。”
纤云蹙眉:“娘娘,刘宝林的堂姐,刘美人似乎投靠了于淑妃那边……”
郭德妃看了她一眼,“她们两人关系如何?”
“近来似乎不大好,”纤云想了想,“奴婢听说刘美人自打怀孕之后脾性都变了许多,刘宝林去探望她的时候还吃了闭门羹,不过自那之后,刘宝林还是经常去子衿阁,并没有因此怠慢。”
弄巧也道:“奴婢觉得相比刘美人,刘宝林更平易近人一些。”
郭德妃语气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