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部,那是应罗书记的反复请求,中央组织部同意才从抗大调动过来的。
长期从事党务工作,没有军事斗争经历。
因为来了半年多,与当地的社会交往并不很多。
到底是谁,要对他下手呢?
不要说敌人不太熟悉他,就是部队的干部他也不太熟悉。
这也难怪,自从002调整了山东的领导班子后,党政军实行一元化领导,罗书记统管山东各项事务,他主要工作是稳步发展队伍,巩固抗日根据地和基层政权,同时对外开展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起对付小鬼子。
蓝副书记,正是他在党的建设方面的主要助手。作为党建专家,根据中央的要求,按照罗书记的思路,半年多来,把本来零散的、不太规范的党的基层政权,逐步建立了起来,调整了一批没有作为的基层干部,一批有活力、有路子、有斗争热情的干部干起了县长、乡长
案情如此复杂,期限只有五天。
不要说社会部的老干探、老特工,就是乔向文也陡感压力。
刘胜、白兵、胡小涛、许一梅,一个个被他调进了专案组。
合计十个人。
十个人,五天时间,要破一起扑朔迷离的大案。
按照眼下的说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为啥呢?
只要匪徒留下点滴线索,就能顺藤摸瓜了。
***江湖喜读历史,藏书甚丰,工作之便,对许多东东更是多加关注和研习。
每日清茶一杯,故事两节,诚交各路朋友,认可的投票收藏,不喜欢的,留言批评几句,江湖也会认真听取,多谢了***()
第七十六章匪帮
第七十六章匪帮
十个人,十只鹰。
十个人,十条猎犬。
老特工们撒开,像一张天网,暗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搜索着。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
作了案,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线索,除非是你自己不用心发现,不给力寻找。
乔向文只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想法,那帮匪徒对路途那么熟悉,下手那么狠,一定不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因为人多势众,长途奔袭是兵家大忌,而且这附近,还是抗日根据地的区域,结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帮人非匪即兵,而且就隐藏在附近。
明暗两条战线的秘密机器,迅速运转了起来。
潜伏在附近**、伪军、日军的谍报人员,立即开始工作,他们得到的工作重点是,调查最近所在部队有没有二十人以上的小规模行动,把每一次批次离开营房的人员见底,去向何处,何时归队,与笔架山的案发时间是否交叉。
附近游击大队、民兵们,得到的指令时,迅速查清两伙匪徒的最近动向,是否有作案时机,作案动机。
限期破案,时间紧急。
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两人一组,一人管一个村几十户人家,重点是那天出门进山、种田打猎砍柴的群众。
就问一个问题,那天,上午几个小时时间里,有无听到枪声的,有无看到有成伙的人员往来笔架山。
插一句,笔架山蛰伏在群山之中,交通很不便利,加上抗日根据地提倡群众相对集中居住,便于团结抗日,所以,出事的山里,人烟比较稀少。专案组的重点正是沿着那条路的一批村子,乔向文划定的范围是前后五公里。
使命如山。为火速查出真凶,平息民愤,专案组一面组织发动起村干部,在这种时候发挥示范作用,给群众撑腰,为专案组提供信息线索,同时一头扎入群众中,与乡亲们,尤其是案发地附近的几十户人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向群众讲道理,打消群众顾虑,以取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把所见所闻大胆地说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二天傍晚,一个消息传来,来自许一梅的那个小组。
毕竟是女孩子,昔日的文工团长,和乡亲打起交道就是有一套,又是拉家常,又是帮着家务,还不时给人家哼上一段沂蒙小曲,很快解除了人家的戒心。
这不,一位张老太就提供了这样的一条线索:
午后在山里砍柴时,她碰到同村的二愣子,小伙子身体挺结实,就是偶尔犯迷糊,脑子有点不太正常。
不犯病的时候,太平无事,和常人没啥两样,但因为生过病的缘故,所以很多人对他说的话,似信非信。
二愣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