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部分(第2/4 页)
人来,前边一个五旬上下,国字脸,浓眉阔口,唇边几道纹络如同刀刻,显得不怒自威,显然也是久居上位的人物,正是当年陈桥兵变出力甚巨,开国之后征南闯北,连灭数国,风头犹在曹彬之上的大帅潘美。
后边一位年纪更大一些,便袍布巾,面容清誓,三绺花白的胡须,一张端正的面庞,两眼温润有神,那一脸方正之气,令人望而生敬。只有知道他身份的人,才知道人不可貌相,谁若以貌取人,把这老头儿当了方正君子,准得被他卖了还得蛮开心地帮他数银子呢。正是连事五朝屹立不倒的官场长青树,政坛不老松,罗公明罗老爷子。
i,罗老,你这儿子,由你主导岂不是好,何必着人点拨,让他来找我呢。曹某方才可是捏着一把冷汗呐,如果你这儿子坚辞不允,说不得,也只好先把他扣起来,一番打斗,岂不伤了我这棚中的花花草草。”
大计已售,曹彬心情放松了许多,一见他们出来,便向罗公明打趣地笑道。两个人一文一武,曹彬和这老滑头本来没有多少交集,不过眼下共赴大事,还是罗公明牵的头儿,两个人的感情便迅速升温,成了一对知交好友了。
罗公明捻须微微一笑,说道:“我这儿子,喜欢钻牛角尖儿,当父亲的苦口婆心,终不及曹大将军小清当头棒喝呀。”三个老者一齐大笑。
这天下局面,不易真仯�鳎�娴氖遣豢墒帐傲耍��蘅说斜居胙詈朴泄��慕磺椋��奶妹糜质茄詈频耐蹂���匆坏┏删痛笠担�庹��屎笠彩桥懿涣说模��宜�畎�∮衤洌�坏┩侗脊�ィ�舜酥�浔阍傥拮韪簦�乜杀У妹廊斯椤�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罗克敌考虑如何抉择时,唯一的标准就是对宋国江山社稷、对天下黎民百姓是否有利,根本就没有想过以他具备的这些有利条件,一旦附和曹彬,共行废立之举,对他个人前途何等有利。
这样方正的一个儿子,罗公明若以父亲身份,要他从家庭和个人前程的角度去考虑,说不定反而坏事?唯有让曹彬这个外人,用家国天下的大义理由去说服他,眼见兢兢业业扶保大宋直至今日的曹国华也有心行废立之举,他才能很顺利地拐过心里这个弯儿来,这老爹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不过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正如赵光义阴险狠辣,虽觉自己儿子过于正直愚腐,其实还是非常喜欢这个儿子一样,老罗一辈子油滑狡诈,儿子的性格虽然不像他,他也一样的为儿子高兴。
自己可以不做正人君子,可当爹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品行高洁的正直之士呢?
天下惶惶不可终日之即,关中又发一道拨文通告天下,这一回却是以歧王名义,赵普和卢多逊两位大宋前宰相草拟发布的。
因北朝敌入侵,歧王殿下恐天下黎民百姓受苦,愿将家事搁下,先御国仇。公开宣布北朝一日不退,歧王不出潢关,这样一来,陈兵潢关口外的十余万禁军就可以抽调出来参与驱逐外敌的战斗。这可不是一句空话,通告天下的枚文,谁敢毁诺?大宋就是现在把渣关口外的兵撤得一个不剩,也不必担心关中会杀出一兵一卒。
仅此一举,歧王的威望登时如日中天,再也无人可及。原本因为七大罪的橄文,许多官员士伸、普通百姓就已心向歧王,再经过接二连三的战争失败,赵普、卢多逊两位声望卓著的宰相公开投奔,许多地方官员已经开始对关中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了。这份掇文一出,明眼人都知道,变天,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了。
东京汴梁西城,安州巷,唐府。
唐家三兄弟坐在一块儿,满桌子山珍海味,三个人却是全无食欲,只是闷头喝了半天酒,却没有动上一箸。
i,这一法,咱们投错*……”,
唐英一仰脖子,杯来酒干,劾作端地是豪气干云,只是愁眉苦脸,如饮马尿。
唐勇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也不算太糟。”唐威忽地展颜一笑:“七嗣堂七宗五姓,传到今日势力最大的就是崔郑两家,咱们和李家屈居三四,卢家亡了,其他几姓也渐趋没落,可现在怎么样?崔家在青州的老巢让郑家端了,郑家的根基让崔家抄了…………
唐勇闷声闷气地道:“话是这么说,可郑家现在攀上了北朝,据说攀上的那人是个汉军将领,背后还有一位契丹王爷,如今契丹势大,郑家未必就不能东山再起。崔家呢,青州老家是让人抄了,可是在西夏人家扎下根啦,这江山只要西夏分去半壁,郑家就能东山再起,荣光较之当初只盛不衰。可咱们保的这一位,嘿!嘿嘿!这位皇上以前瞅着也是个人物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