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页)
己的房间。
尚书省所属户部掌天下财、民二政。举凡土地、丁口、钱谷均归于户部管理,所以安阳朝的尚书省衙门里户部占的地方最大,也所以殷碧涵虽然只是从六品下的员外郎却已经有了独属于她的房间。
当然,其中也不排除李济乾的原因。
“大人,早。”她的房间里,早已有人等候着。
“宋主事,早。”殷碧涵劾首回应。
此人姓宋名启,是隶属于户部金司的主事,自殷碧涵上任之后便派到她这里来做事。殷碧涵到的绝不算晚,但是宋启到得更早。她不仅等在殷碧涵的房间里,甚至还在她桌上放了几叠等着她看的卷册。
“大人,东西两市上月的税钱已经呈上来了,请过目。”宋启看着殷碧涵脱下厚厚的面袍,说道。
“今日才过来?循例不是该四天前就算好的吗?”殷碧涵把衣服交给门口的仆妇,然后走到炭盆边暖了暖手。
“是。”宋启简单应了声之后便没了下文。
“理由呢?”殷碧涵搓了搓手,漫声道,“为什么迟了这几日,总有个说法吧?”殷碧涵说话不紧不慢,似乎只是随口一问。
“据说是因为年节近了,所以才耽搁了。”
殷碧涵忍不住想挑眉。
“据说”……
不知道换个人来她会不会也这么答,殷碧涵有些好笑地想。
殷碧涵坐下来,先替自己倒了杯茶。茶壶外面包了厚厚的棉套子,虽然粗茶浸久了味道寡涩,不过这水却是温热的。
就像,这里的人一样。
“东市三家,西市十三家,总计十六家铺子要运新货入市,提了请求上来。”宋启继续说道。
殷碧涵瞬时被吸引了注意力,果然见书桌上有厚厚的一沓正是十六家商铺的递上来的。
东市卖贵,西市售奇已是安阳人尽皆知的事情,年末年初正该是东市大卖西市安寂的时候,今年却偏偏倒了过来。
想也知道,一定是殷碧涵的关系了。
入新货,准与不准全在殷碧涵的一句话里。东市那里想必是因为摸不准殷碧涵的脾气,所以不敢妄动。而西市,则正好相反。
“往年也是这么样子?”殷碧涵问道。
“往年东市要多些,西市少些。”宋启答道。
“大约有多少?”殷碧涵继续问。
“东市大约有三十多家,西市在十家上下。”宋启答得很顺口,几乎想也不用想。说完,她看了殷碧涵一眼。
果然如此,殷碧涵暗自点了点头。
然后,这个宋启也相当不错。
殷碧涵低头喝了口茶,将脸上明显在谋划着什么的表情挡了去。
关于宋启所答,殷碧涵虽然不了解东市却知道西市的确就在十家上下。一不隐瞒,二能熟悉,宋启是个有能之人。
虽然一问一答地实在累人,不过物有所值,时间和精力都不会白费就是了。
宋启乘殷碧涵低头,不由将眼神里的诧异稍稍露了些出来。
殷碧涵背弃对她青眼有加的三皇子,转投大皇女门下的传闻,只怕如今的安阳是个人就知道。宋启本对她的作为颇为不齿,所以一直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她好歹也顾忌着殷碧涵背后的靠山,不敢明着乱来于是只能折中成“绝不多说也不多做”。
一段日子下来,宋启却开始对殷碧涵有些改观。
她虽然并不自恃年资,却也有些拿这个做文章的意思在里面。须知户部的事情纷繁复杂,无论是谁没有人帮手也是不行。就算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丫头做过皇子府的副总管又如何?做不来的,一样做不来。
却不想殷碧涵果然是做不来,却也绝对不耻下问。仔细数上去,这个比她高了七级的员外郎,竟然可以用对着老师的态度一样,把事情一样一样地问清楚。即使她说得再简单,即使她再表现出不愿多说的情绪,殷碧涵也详详细细地,不把自己想知道的事情问清楚绝不罢休。
至少,做事很认真。
宋启在心里肯定。
她看着殷碧涵平静温和的侧脸,又在心里加了一句:心胸……也不错。
府衙里的官吏背后议人长短的也大有人在。有几个聚在一起曾说起过殷碧涵的事情,虽是闲聊话却是越说越离谱,不止背主另投甚至连大殿下好女色的话也出了口。宋启清楚地看到殷碧涵站在窗外听了好长时间,由头质尾比她听到的还多些。
但是当时,她竟然一笑而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