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家必争。但不管怎么说,这剑门关确实成了掩护蜀中天府一方的一个方便,。。否则那年安史作祟,皇明皇也不会带着贵妃溜到了这来。
“对了,文大人。据说上半年的绣锦又是你夺魁。。。。。大人平时不仅忙公事还要附和这些风雅,而且样样都能如此出色,我实在是钦佩不已。”
高逸讪笑,平凡无奇的脸让你对那个笑容形容不来。
“那都多久的事了。”我偏头笑道,“何况做事的是那些锦官,我不过是个挂名的大人,。。还真没做什么。”
高逸明显是想找架吵,不过眼下的青山绿水让我发不起那个火,于是觉得不用放在心上。眼下眼睛红着的人多了,左一句冷嘲,右一句热讽那是家常便饭罢。
“文大人。。。。。”
“诶,且慢。”我用扇子敲了敲马头上绣红帖锦的铃铛,“前方有人。”
高逸稍愣,眯眸看去那不远处的矮松下确实有个小沙弥在那儿。
“。。。看来是该到梁山寺了。”
没能接上话,也听得出那声音有点儿不高兴。不过他好歹是个镇守剑阁的节度使,这点儿气得忍,也得替他那越来越不招人喜欢的老爹给忍着。
我对着走近的小沙弥点头,他颔首合上十指念叨一句阿弥陀佛。怎说这本是洗净污秽的声音,可在我脑海里却不怎么怀着好意。
“今晚,夜宿梁山寺?”
“委屈文大人了?”
“怎么会?”我下马空心半掌合十拇指,来了一个俗家弟子的回礼。
“天色已晚,文大人,高大人,请随小僧入寺。”
看了眼高逸,他拱手先行一步。。。。本还想让小沙弥上马,可那人摇头执意跟在马后,我也不再多请了,自作多情往往是多此一举。
虽然我并不否认自己是个俗人,但入乡随俗,入寺嘛,那就要学着四大皆空。有些该丢的该忘的,该藏起来的东西就要藏起来,否则佛光一照,无所遁形下那是丢脸得很。
于是,我就真打算用一过客的心态进去梁山寺,可刚穿过了几棵松,就听着高逸问那小沙弥,“这一大路人在山脚下歇息了,问寺里可否提供些干粮粥水?”
看吧,这又把人生生拉了回去,又让你想着下面还跟了群人,我低笑,高逸不悦回头。
“文大人笑什么?”
“我是笑那首僧敲月下门的绘声绘色,风雅。”
“这天色看着要落雨,我说文大人可否先入院,回头再陪你来风雅也不迟?”
“也不错,雨中漫步山寺,情趣自然多多。”
“行啦,你就先进去吧,文大人。”
高逸被说笑了,柔和脸色后转身跟着小沙弥的指向牵马歇息去。我抚额但笑,三个月前还在朝堂上势如水火的两个人现今却得共居一院中,看来晚上平静不得了。
“文大人,叙旧的事还请稍候。这山雨快来,快随小僧进去。”
“好,有劳小师傅。”
跟着小沙弥走快了几步,但还是在入寺没半刻,层层青松就降了一片薄雾,整个梁山寺的汉石路变得湿气甚至。连我这种常年在蜀地呆的人也不习惯,。。。。就能只怪这儿是山坳,处处都是能拧出水来。
大雄宝殿坐卧在寺正中,虽有红漆剥蚀但还是不甚宏伟。同唐以来的格局一样,呈一字状排开了四棵松档在香炉前,却是听到有脆响的钟声在叮当,转头之间,佛钟和千层舍利塔上的铃铛已经被风吹动,若不闷的话,那肯定是相当悦耳。
刚进寺的时候我有一种恍如前夜的感觉,前夜是在竹林涧,那湿气的味道同现在是一样的,没有腥风,干干净净,也让人心宁气和。可多走了几步,特别是有高逸那张叼嘴陪在身边,我也不能静下心去吸气了,得全身心地配合身边这位爱找架吵的主。
不过好在他是文官,见到寺庙也懂得收声为尊敬之意。
从殿中绕到后院,新燃的香烟袅袅,有一两个在廊子里扫地的沙弥看到了我,道句阿弥陀佛。
记得从前,在家中府上歇息的师父就从来不许我念。
他说,你心不静,念再多的来世呓语也是枉然。
想再笑,却来不及,就已经下了山雨。高逸递伞,我摇手推开走进大殿的后门,手扶怒目圆睁的天王像。
这心里,戚戚然。
“ 寺里的万佛都面朝金光?但为何他却偏偏返身?”
“不是佛甘愿返身,而是因为世人不肯回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