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页)
!”
说着走到地图前,在地图上比划出一条路,道:“离这儿十里,有一悬崖,悬崖下有一山洞,直通对面。藤蔓遮掩,没人知道!过人,不过马!”
十九心中轻叹一声,也上前道:“不错,郭将军,这条路极为隐秘,即使是附近的村民也不知道,我们也是无意中发现,从未告诉过外人,杨光远一定不知道。”
郭威低头在地图上仔细看了,发现穿过那山崖后,有一个小山谷,那地形十分有利于屯兵,而且不容易被人发现,但一旦被发现后,也容易被人堵在谷中。
众将也纷纷围了过来,赵匡胤仔细看过后,道:“不错,有了这条路,末将赞同风云兄弟的法子。至于派多少人,末将以为,选两千精兵足以。此计胜在出奇不意,若真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两千精兵足够攻破斜阳谷敌军的营帐。”
赵匡义接口道:“要让敌军察觉不到我军的动静不难,只要我军主力压到斜阳谷阵前,佯装要强攻,掩护那两千轻装的精兵,我想,杨瞻也猜想不到我军还隐藏着一支奇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如何潜入到敌后,又如何佯装诱敌,将赵匡胤、赵匡义的计划补充完整。
受众人的启发,李风云脑中灵光一闪,道:“郭将军,我们还可以联系杜帅,请他协助牵制住杨军主力,只要约定好时辰,我军突然袭击斜阳谷背后,就算杨光远那厮得到了消息,估计短时间内也难抽调出人手来。”
此语一出,众人又是一阵热议。不多时,一套破敌的方案就被补充完整。
十九自告奋勇,愿回镇州城送信。斜阳道虽有人把守,但周围的小道还有两条,杨光远的眼线再密,也防不住像十九这般的武林高手。
李风云想了想,请白福通协助他入城。
说实在话,对十九此人,长生不太信任,当初他们赶着两千匹战马赶往镇州之时,若不是杜如月点破,他们差点死无葬身之地。
虽说此事已经过去,而且十九也有其苦衷,但李风云也不能不防他一手。
十九微微一笑,并未反对,此事就此定下。
十九、白福通两人匆匆准备了一番,当晚就离开了郭威大军的营寨。
走出郭威营帐之时,已经月上三竿,李风云深深地吸了口气,望着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知明日此时,是否能顺利率两千精兵潜入到山的那边?中途又会有怎样的波折?
………………………………
第百三十七章 斜阳道杨业显威风(1)
次日清晨,埋锅造饭后,郭威率领五千余精兵,两千精骑,带着一应的攻城器械,杀到斜阳道前,支起了八架投石车,不停朝杨瞻筑起木寨投掷石头,又架起了十余架巨弩,朝寨墙射出粗大的弩箭。
杨瞻山坡和寨墙上也备有床弩,寨墙后更备有投石车,纷纷还击。一时间交战双方打得好不热闹。
只可惜两军相距较远,虽然打得很热闹,但彼此的伤亡并没有几个。
“郭威这样就想攻下斜阳道?”耶律鸿雁站在山头上的一块岩石上,身后站着五名一流高手,二十余名二流高手。
“当然不是!”杨瞻呵呵笑道,“郭威也打过不少仗,当然不会指望单凭扔几块石头就能将我军吓退。”
耶律鸿雁是耶律安端的孙女,被封为安国郡主,颇受耶律德光的宠爱,皇太后述律平更将她视为掌上明珠,所以她才能主掌演武宫,杨瞻不敢得罪她,耐心地解释道。
“那他这么做是为什么?”耶律鸿雁有些好奇,“都这么扔石头扔了两个时辰了,难道郭威吃饱了没事干?”她虽擅长骑射与武功,但对军略并不太熟悉。
“我猜郭威只是做做样子,让杜重威知道,他来过。”杨瞻答道。
“难道他不会是在声东击西?本宫瞧他这里的人马才不过七千有余,还有那三千兵马并不在这里。”耶律鸿雁又问道。
杨瞻摇摇头,回答道:“宫主所虑极是,不过宫主有所不知,郭威的营寨就扎在三里开外,他的粮草军械都留在营中,总要有人守护,那两三千兵马估计是在守营寨,两三千人马,也只能说堪堪能守住营中,腾不出人手来施展别的伎俩,除非他不准备要营寨了。
末将以为,此行郭威未必真有诚心来解镇州之围。
刘知远镇守河东,其一个目的就是要震慑河北之地,他与杜重威之间难免有些摩擦,彼此有所结怨也并不奇怪。
伟王围困忻州城时,刘知远可以借此拒绝来援救杜重威,伟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