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演义太后杀大将军何进的原因 > 72.谏阻纳质

72.谏阻纳质(第1/3 页)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她在废土世界大杀四方娑婆外传:盂兰古卷暴戾太子穿为小可怜哥儿我,嘴强王者,三寸肉舌喷杀神明桃花笑我是半妖夫君白月光他占金鱼荡漾我怀疑我的闺中密友穿书了我养的螃蟹横行三界养大的反派疯魔了师妹修个仙吧重返高中拯救未来老公四合院:签到助力科技腾飞橘子瓣在万人嫌修罗场当保镖坏坏的也很可爱[快穿]九枝灯异能是换装的我天下第一在诡异游戏当大佬

鲁肃于内心深处,实非乐见主公孙权遣送质子入朝之举。

但观堂上江东士族之多数,皆以为遣质入朝,方能确保江东之地安然无恙,无忧无患。

鲁肃深知,于众议之中,己之言语,恐难及周瑜之威严与分量。

是以,面对此景,鲁肃前番并未贸然开口,与曹丕争个面红耳赤,反是沉稳以对,之前就对孙权说过:“可稍待之,待公瑾归,再议决断。”

本欲于此次召见许都使者之时,闭目养神,养神蓄力,不欲多言。

但鲁肃闻曹丕竟施诈术,用激将之法,辱孙权肉食者鄙。

观孙权之态,亦似陷入沉思,对送质入朝之事颇有心动之意。

鲁肃见此情景,心中顿感不妥,忧虑丛生。

于是,他这才愤然而起,出言斥责曹丕。

“汝辈宵小之徒,年幼无知,尚未及吾主公之年岁,怎敢妄发此等悖逆狂言!”

虽曹丕身为曹操之嗣,然其言辞锋利,巧舌如簧,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实乃鲁肃所不愿见也。

须知,鲁肃乃当世之张仪、苏秦也,纵横捭阖,无人能及。

鲁肃之才,虽或不及周瑜之横溢才华、高雅气度,然其思维敏捷,善揣人心,且对天下大势,亦有极为敏锐之洞察。

正因有此等特质,鲁肃方能于史册之中,促成孙刘联盟,传为佳话,令后人津津乐道。

闻陆议于郭婉身旁轻言,斥曹丕者乃鲁肃也,郭婉心中暗自为曹丕忧戚,手心微汗。

着实是捏了一把汗。

毕竟,曹丕非如张仪、苏秦般,专精于外交纵横之道,是故,一时之间,竟被鲁肃之问,驳得愣怔当场,哑口无言。

此时,蒋干挺身而出,代曹丕续言曰:“吾等所言,岂有谬误乎?”

鲁肃闻言,面色凝重,目光如炬,直视蒋干。

蒋干则直视孙权,朝他拱了拱手,不顾鲁肃等人的威严,继续说道:“讨虏将军不思与父兄并驾齐驱,扬名立万,反令我等质疑,此岂是我等轻慢将军?”

“实则,乃将军自轻自贱,轻视自身及父兄之威名也。”

鲁肃听罢,怒目圆睁,厉声喝道:“汝等言辞犀利,却难掩其虚妄之本质。讨虏将军承继父兄之基业,励精图治,岂容尔等宵小之辈妄加评论?”

曹丕闻蒋干之言,心绪渐定,犹如重回公堂,对答如流。

乃负手而立,嘴角微扬,复以讥讽之语言道:“讨虏可知,尊父兄对于天子之敬重乎?”

“且不道孙破虏昔日与吾父并肩,共伐董卓之壮举。”

“单论讨逆将军继世之伟业,廓定六郡,其才器为时势所生,故上表汉朝,剖符受封大郡,兼任将校,总领两府事务,荣耀加身,冠绝宗室,实为远近所瞩目。”

言至此,曹丕目光如炬,直视前方,似有所指。

曹丕见孙权不语,视线掠过鲁肃,复又问道:“而讨虏将军,又有何建树可言?”

“且不论赫赫战功之有无,讨虏将军连江东之稳定尚不能保证,诸侯之交亦不得融洽。自承继基业以来,其作为可谓甚是乏善可陈,令人失望。”

“尊父兄皆能蒙天子之深器,而讨虏将军却欲辞天子之邀,此何意也?”

曹丕指责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目光锐利如剑,欲探其虚实:“吾父为司空,诚然不假;天子敬重吾父,亦非虚言。然此二者,与将军敬奉天子,又有何干?”

孙权缓缓说道:“吾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何必与他人相较?”

曹丕闻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复又问道:“莫非讨虏将军心存畏惧,惧吾父之威,故而不敢使孙氏子弟入朝为官,以避锋芒乎?”

孙权闻言,眉头微皱,目光如炬,直视曹丕,正色道:“吾岂是畏首畏尾之辈?”

“吾之行事,但凭公理正义,岂会因私仇而阻挠孙氏子弟为国效力?”

“天子若有所召,吾自当奉命而行,岂有推辞之理?”

他语气一顿,神情中流露出几分深沉:“况且,吾与司空之间,并无私仇宿怨。司空早年与吾父兄之交情,吾亦铭记于心,未曾忘却。”

“如此,将军犹疑何事?何不即令宗族子弟随丕返许都,共承天子之泽?”

曹丕含笑而言,语中带有诱引之意。

孙权闻曹丕之语,心中正思索着言辞间,忽闻殿外传来一缕清越之声,悠然而至:

目录
清晨五点钟+番外末日荒域你唇上的温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