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页)
种不好的预感,又不敢往深里想。
沈清夕抽出手来。坚持见了礼,才给三皇子把脉,并问起三皇子的起居来,“这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娘娘且细细想想,哪几日三皇子可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其实沈清夕一搭脉。心中就有了数,三皇子的脉象薄而紧急,滑利。浮而漂,数而易变,有点像当初萧昱所中的那种毒,却比萧昱所中之毒要急切,仔细想想便明白,当初萧昱的毒是通过奶娘喂乳一点一点下进去的,而三皇子多半是通过入口的东西一次性被下了大量的毒,所以症状要比萧昱的症状显得急切的多,之所以问三皇子的起居,一来是大夫诊脉的必经流程,二来,她则利用这点时间快速的思考着该如何行事。
她现在有些明白皇后为何会告诉她皇上要动手的消息了,三皇子的中毒只是个开始,皇上并没有瞒着皇后,是以三皇子中的是和萧昱相同的毒,皇后之所以告知她,是因为她知道惠妃一定会求皇上让她进宫来给三皇子进宫,是以提前知会她一声,是怕她到时不明就里,答应了替三皇子解毒,岂不破坏了皇上的一番安排。
而且三皇子的症状,太医院的太医未必个个都看不出来,最起码孙院正定然知道三皇子是中毒所致,现在所有太医一致托辞,应该是接了皇上的密旨,对于三皇子的症状,不是救不了,而是不敢出手相救。
这些日子每个太医来都会问起三皇子的起居来,惠妃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不用回忆,张口就来,“。。。。。。。没什么异常状况,饮食也是和日常相同,就是几日前最初感染了风寒,太医开了几幅药来吃。”
沈清夕心下有些了然,这毒多半是通过太医开的汤药下进去的,否则以惠妃对于三皇子精密的照顾,这毒也不是轻易下进去的。
“怎么样?巧夕县主可有法子医治?”惠妃看沈清夕沉吟不语,忍不住抱了一丝希望,急切的问道。
沈清夕感觉如鲠在喉,那句早已准备好的“臣妾也没办法医治”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心里只觉得难受的紧,不管三皇子到底是谁的骨肉,他到底还只是个七岁的孩子,他又懂得什么?朝堂的政治斗争为什么要以一个孩童的性命为牺牲品。
理智告诉她,她应该支持皇上和皇后的决定,不能出手救治三皇子,可情感上她又无法做到看着一个孩子在她眼前失去生命,这是身为医者的本分,到底要如何做才能两全?沈清夕陷入了天人交战中。
床上躺着的三皇子却突然呕吐起来,惠妃顾不得再问沈清夕,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清理着他的呕吐物,嘴里哭喊道:“儿子,你这是怎么了?不要吓母妃啊,你睁开眼睛看看母妃啊。”
沈清夕的眼睛顿时湿润起来,她的心变的一片柔软,等到惠妃伺候三皇子重新躺下后,她才迟疑的说道:“娘娘,臣妾对三皇子的症状并没有十成的把握,要不先开个方子,让三皇子试试?”
听到沈清夕说并没有十成的把握,惠妃的脸上有些失望,她之所以求皇上宣了沈清夕进宫,是情急之下,想起当年那么多人都没治好太后,沈清夕出手却治好了太后,是以抱了希望宣沈清夕进宫,现在听沈清夕说没有把握,只能开方子试试,心里自然失望之极,心里一失望,言语间便透了几分意兴阑珊出来,“其他几个太医也都开了方子说让试试,既然县主也没把握,先将方子开出来给本宫看看吧。”
沈清夕看出惠妃的敷衍之意来,心里也不在意,开了方子她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惠妃给不给三皇子用那就不是她的事情了,她迟疑了片刻,想起皇上和皇后的意思,终究还是开了个温和的方子,这方子要是照方饮用,也能见效,只不过效果要慢上一些而已,这样即使三皇子吃了药也不会耽误皇上的事情吧?
刚收起笔,方子还没干透,外面就有内侍进来,给惠妃和沈清夕见了礼,道明来意:“巧夕县主可诊完脉了?开了什么方子?皇上不放心三皇子,要杂家拿方子给皇上去过目。”
惠妃神色间迟疑了一下,掩去眼中的复杂之色,随即将桌上的方子拿起来给了内侍,“公公先拿会皇上看看,如果能用,煩请送回承欢宫给三皇子尽快食用。”
沈清夕心里叹气,知道就算是惠妃想用这方子只怕也用不了了,不知道皇上见了自己的方子会有什么想法,她见惠妃怔怔的望着床上的三皇子出神,脸上似乎有种不顾一切的疯狂之意,不禁心中一凛,忙告辞出了承欢宫。
刚出承欢宫没多远,就见黄后身边的簪菊姑姑在前方等着她。
凤华宫,皇后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