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郭嘉摇摇头道:“不可同比。”
荀襄不禁皱起眉来:“此番行刺,岂不是白白送死?”
郭嘉笑道:“所以我才道这是一笔不利己的买卖。无论成败与否,都避免不了或亡或逃的结果。王允这个老司徒,使曹操去行刺,他稳赚不赔;曹操一去,稳赔不赚。”
荀襄又皱眉:“真是可恶!”言语间已帮衬起曹操来了。
“逃离洛阳也好,袁氏兄弟就已早早地另作打算,英雄不愁无用武之地。董卓与王允,总要得罪一个,赚了个‘舍己刺董’的好名声,倒也不算太亏。”郭嘉背起手,不欲多说,转身待走,荀襄只得跟上。
她对朝中现状不怎了解,倒是知道袁绍早携家眷离开洛阳,荀樊就是其中之一。她不知道的是,曹操也遣家眷先回了老家谯县,受太中大夫所托,同行的还有环燕环鱼两姊妹。
如此在朝中唯一能与董卓对峙的力量,就剩下王允一支了。
“诶,嘉嘉!你等等我呀!”荀襄还兀自冥想着曹操刺董的事,一回神儿却发现郭嘉已走远,只得揣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连忙追上。有模有样地配郭嘉选了半天礼物,给唐孚选了几样颍川见不着的配饰,还有一柄团扇,都不见得是荀彧会买的,省得送重了。
回去的路上,荀襄还特意绕了一趟荟香居,叫了两份果酥包起来,第二日他们就要离开洛阳回颍川了,等再来洛阳时,就又不知道是什么光景了,或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踏入这座城了。
她又去了环府一趟,被开门的下人告知环燕与环鱼俱不在府中,至于去了哪里下人也说不知道。荀襄只得委托这门人,向环燕转告她将回颍的事,门人虽应承了,但早已离开洛阳的环燕又如何得知?
不论如何荀襄也是觉得有些遗憾的,不能与环燕见上最后一面,哪怕道个别。
环燕与洛阳,都不知道再见是什么时候了。
“我们回去吧。”郭嘉轻轻的一句话,好似安慰。荀襄捧着果酥和礼物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彼时已斜阳西下,余辉似火。
洛阳威严的城墙已渐渐模糊不清,荀襄倚在车窗边,回头望去,还有些恋恋不舍。
洛阳繁华,承载无数人的野心和梦想,巨大得足以令它爆炸。
郭嘉坐在她对面闭目养神。他夜里本就睡得浅,一大早起来赶路令他头昏脑涨,偏偏戏志才这个不令人省心的,口上说是来给他们送行,可哪有带着自己的行李给人送行的?果真他厚着脸皮摸上了荀家的马车,说心向往颍川圣地已久,正巧搭个顺风车。这聒噪的家伙被郭嘉赶到后面的行李车上去了,荀谌怕他无聊,索性也换车陪他去了。
于是车上就只剩下荀襄,郭嘉,和荀彧。
荀彧端坐在那里,也闭着眼,眉却微蹙。回到颍川,能见到久违的妻子,和才出生却未谋面的女儿并不能让他感到高兴和期待,他心里更放不下的是留在洛阳的荀爽和荀攸。
荀攸尚好,他相信仅以荀攸的智愚,断不会使自己身处忧患之境。而荀爽就不同了,已近耳顺之年,旧疾又犯;虽常问政事,但也远离朝堂数十载,这次他主持密谋剿董之事,荀爽也只告诉了他一人,连荀谌都不曾得知。
兹事体大,但有闪失,便不能挽回。
荀彧从小便极少见到作为父亲的荀绲,教导抚育他的多是身为叔父的荀爽,荀彧对他敬重无比。荀彧本执意留在洛阳,与荀爽共谋此事,却还是被荀爽说服,回了颍川。
“彧儿,子侄辈中,我最看重你。接受朝廷的招辟入朝为官时,我便做了这个决定,这也许是我最后一个决定。而彧儿你不同,你身上负担着我们荀家人的期望!董贼不死,天下必乱;董贼一死,天下更乱!何先生也说过你有‘王佐之才’,去投靠个明主,需要你的不只是荀氏!至于我,便留在这里,为陛下再尽最后一点力吧”
幼女荀襄,也被托付与荀彧。
另一边,荀爽也开始着手联络吕布,陈述利害关系,董卓之于天下,是只贪婪的肥蛆;西凉军之于吕布,当如成全他英明的垫脚石。
但确确实实的,想到利用吕布这一点的人,又岂是荀爽自己?
吕布收到荀爽递来的橄榄枝,只是笑笑。
董卓在府设宴,吕布应邀而去,还未等上座的董卓质问,李傕等人看戏的表情也还未摆出,吕布便上前去一一全盘托出。
当夜,荀爽、荀攸、何顒等人被捕下狱。而王允的连环计,正初设成型。
半月后,颍川的黄昏,荀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