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5 页)
故麻鞋底
内容:水煮汁服之,解紫石英发毒,又主霍乱吐下不止,及解食牛马肉毒、腹胀、吐痢不止者。
(新附)
卷第十一
雀麦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一名 ,一名燕麦。生故墟野林下,叶似
麦。(新附)
卷第十一
笔头灰
内容:年久者,主小便不通,小便数难,阴肿,中恶,脱肛,淋沥,烧灰水服之。(新附)
卷第十二
茯苓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止
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
好唾,大腹淋沥,膈中淡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
中。久服安魂魄、养神、不
饥、延年。一名茯菟。其有抱根者,名
五劳、七伤,口干,止惊悸,
多恚怒,
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
马间为之使。案药名无马间,或者马茎,声相近故也。得甘草、防风、芍药、紫石英、
麦门冬共疗五脏。恶白蔹。
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胶、龟甲。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
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
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又复时燥则不水。作丸散者,皆先煮之两三沸,
乃切,曝干。白色者补,
赤色利,俗
肠而开心。
调营而理胃,上品仙药也。善能断谷不饥。为药无朽蛀。
吾尝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块,计应卅许年,而色理无异,明其全不朽矣。其有衔松根对度
者,为茯神,是其次茯苓后
结一块也。仙方唯云茯苓,而无茯神。为疗既同,用之亦应无嫌。
〔谨
马刀为茯苓使,无名马间者,
间字草书,似刀字,写人不识,讹为间耳。陶不悟,云是马茎,谬矣。今大山亦有茯苓,白
实而块小,不复采用。今第
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者。
卷第十二
琥珀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定魂魄,杀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生永昌。
旧说云是松脂沦入地,千年所化,今烧之亦作松气。俗有琥珀中有一蜂,形色如生。《博
物
非实。此或当蜂为松脂所粘,因堕地沦没耳。有煮 鸡子及青鱼枕作者,并非真,唯以拾芥
为验。俗中多带之辟恶。刮
屑服,疗瘀血至验。《仙经》无正
用,惟曲晨丹所须,以赤者为胜。今并从外国来,而出茯苓处永无有。不知出琥珀处,复有
茯苓以否?
〔谨案〕 ,味甘,
平,无毒。古来相传云∶松脂千年为茯苓,又千年为琥珀,又千年为 。然二物烧之,皆有
松气,为用与琥珀同,补心
安神,破血尤善。状似玄玉而轻,出西戎
碛中得者,大则方尺,黑润
而轻,烧作腥臭,高昌人名为木 ,谓玄玉为石 。洪州土石间得者,烧作松气,破血生肌,
与琥珀同。见风拆破,不
堪为器量。此二种及琥珀,或非松脂所为也。有此差舛,今略论之。
卷第十二
松脂
内容:味苦、甘,温,无毒。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胃中
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
死肌。练之令白。其赤者主恶风痹,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生大山
山谷。六月采。松实,味苦,
无毒温。主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九月采,阴干。松叶,味苦,温。主风湿痹
疮气,生毛发,安五脏,守
中,不饥、延年。松节,温。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松根白皮,主辟谷不饥。
采炼松脂法,并在服食方中,以桑灰汁苦酒煮辄,内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