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还要得宠。在陈府里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她真正的身世。但周妈妈是陈府的老人,是个知情人。也不知道她当时用了什么方法,竟没有被陈夫人二世给发卖掉,反而当上了她的心腹奴才。陈夫人二世在临死之前又把她推荐给了自己的女儿。
周妈妈是知道自家姑娘的手段的,吓得“咚”一声跪在了地上,使劲的叩着头讨饶:“二姑娘恕罪,二姑娘恕罪啊。”
这周妈妈的确犯了大错。前天下午,陈芷君见草庐里来了一位风度翩翩的俏公子,身着穿戴不凡,便让周妈妈去打听。结果,周妈妈回来说那是黄家唯一的儿子。她们已经知道了这黄家可是荆州有名的大户。所以,陈芷君就动心了。
睡之前,她让小莲趁夜去弄条无毒的蛇来(小莲曾跟自家的老爹学过捉蛇。)。第二天,她们主仆俩就摆了那“黄公子”一道。自家儿子对她这个大姑娘又掐又抱的,她就不信黄家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果然那黄夫人送这送那的,嘘寒问暖。她们主仆三个乐呵了一宿。
谁知,今天早上,和黄夫人聊天之后才知道,黄府就一个女儿,那“黄公子”姓雷,只是个义子。黄夫人无意之中还隐约点到她会把这万贯家财慢慢的想办法交给自己嫡亲的女儿。那个义子休想得到一个铜板。原来只是个穷小子,陈芷君哪是个吃这种亏的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她回来又气又恨,狠狠的罚了周妈妈。
反正那诸葛亮比那雷迅还强些。虽然现在是穷些,但是黄府的家财迟早会落到他的手里。陈芷君就又生一计,想着贴上这个诸葛亮了。二房就二房吧。她娘当初还是个奶娘呢。后来不照样当上了正经主子,吃香喝辣的当家作主。所以才有了前面的书房和蛋饼事件。不错,她陈芷君就是绝对的故意。这世道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小莲在一旁也是心惊胆战的。她不知道周妈妈是说错了什么话又惹怒了主子。不过,给姑娘当了三年的丫环,唇亡齿寒的道理她还是懂得的。所以,动了几圈心思之后,她笑道:“二姑娘,她会做几个菜也没什么的。这家里不是正好没有厨娘吗?这往后啊,二姑娘还能省些劳累呢。奴婢看诸葛相公吃了这么些东西,肯定腻得很。二姑娘既然煮得出一手好茶汤,不如乘机给诸葛相公送些去。”
陈芷君听了,脸上总算好看了些,瞪了跪在地上的周妈妈一眼,低声喝道:“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的去箱子里把那套茶具找出来!”
周妈妈暗舒一口气,从地上爬了起来,偷偷的给小莲送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慌手慌脚的去找茶砖和茶具去了。
而诸葛亮躺在黄硕的榻上等了半天,也不见黄硕回房,只好去厨房找了一圈,还是没人。没办法,他只好老老实实的回了书房。不料,一眼就看到黄硕正跪坐在几案前认认真真的抄写《道德经》呢。
诸葛亮挨过去歪着头看着那些娟秀俊美的蝇头小字,不解的问:“娘子,大中午的,你不好好休息,跑到这里来抄书做什么?”
黄硕头也不抬,平静的说道:“修身养性啊。我定性太差,要好好的磨练磨练才行。”心里暗骂,你这个大腹黑,姑奶奶以后天天心平气和,比佛祖还要平和一百倍。看你还能激怒我不?
诸葛亮笑了,摇头晃脑道:“孺子可教也!”
黄硕白了他一眼,学着他的调调说:“过奖过奖,天下无双!”
“哈哈哈。”诸葛亮被逗乐了,乘机一个劲的往黄硕身上靠。
黄硕正要把他推开,陈芷君端着一大盘坛坛罐罐,温婉的款款进来了:“大哥、姐姐,芷君帮你们煮碗茶汤消消食,好不好?”
黄硕瞪了诸葛亮一眼。后者清了清嗓子,正色坐好:“有劳陈姑娘了。”乘着陈芷君低头研茶,他给黄硕送去一个特无辜的眼神。可惜,人家正津津有味的看着茶道表演,压根儿就没收到。
只见陈芷君有条不紊的将研钵、烧得火红的红泥小炉等器具一一摆好,一面用墨黑的小陶壶烧了水,一面翘着兰花指取了块绛红色的茶砖放入研钵内轻轻碾碎。等水开了,带着圣母一样安详神圣的微笑把茶末倒入陶壶,滚了两滚,又加入葱末、生姜泥和一小把金桔果脯。很快,书房里就弥漫着浓浓的茶香、姜味。
陈芷君慢慢的舀一勺茶汤,用精致的黑陶小碗盛了,最后恭敬的送到诸葛亮面前,齐眉举上,柔声说道:“大哥,请用茶。”
诸葛亮小心的双手接过,道了一声谢,轻轻喝了一口,就放下了。唉,喝过了娘子煮的茶后,别人煮的茶是完全入不了口啦。
陈芷君又给黄硕捧了一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