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2/4 页)
马蜂一样一涌而上。竟在早饭之前一举攻下了皖城,活捉朱光。满城男女老少数万口一夕之间尽数沦为了孙权的俘虏。
驻守在夹石的张辽最先收到朱光的求援信,第一时间领兵星夜救援。大军行到半路,皖城沦陷的消息传了过来。张辽无奈,只好退兵。
孙权任令吕蒙为新的庐江太守,在寻阳屯田。虽然来年的口粮已经有了保证,但是经过这件事后,孙权意识到了农业乃是国之根本。洪水退了后,他放下杂务,一心一意的带领江东人民抢种粮食,尽可能的减少天灾带来的损失。一时间,他没有精力去关心荆州的动静。
真是天赐良机也!诸葛亮、张飞和赵云带着两万荆州将士挥别家人,由水路逆着大江而上,浩浩荡荡的开进益州。
黄硕没有去送他,只是托江嫂送去了这几个月来她赶制出来的两全套四季衣衫鞋袜。
“他会半安归来的。一定会!”
坐在猪哥的书房里,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黄硕轻轻的抚摸着他留下的古琴,一次次的深呼吸,贪婪的捕捉着空气中残留的他的气味。
第180章 落凤坡下的背影
诸葛亮出征了,黄硕的三魂七魄似乎跟去了一大半。
出神发呆、丢三落四成了家常便饭。
“难道是我老了吗?”她事后总是摇头苦笑。唉,能不老吗?她现在可是名正言顺的奶奶辈人物了。
秋姑的儿子石头也有十个月大了,胖墩墩的,虎头虎脑,正是呀呀学语之际。秋姑和江嫂成天抱着小石头在她跟前晃来晃去,左一句“阿奶”,右一句“阿奶”的教着他。
黄硕被弄得心里怪怪的。晕,奶奶!她的假年龄只不过二十六岁,真实年龄偏大些,但也才三十出头呢,有这么老吗?
小石头最终没有让江嫂母女失望,小家伙这辈子第一次开口说话居然是叫“阿奶”。
黄硕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同时,终于从心理上彻底接受了已为人“阿奶”之事实。
其他人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的关心:黄夫人经常拉她去打场小麻将;林氏带着星星时不时的来跟她讨个花样,顺便聊天,母子俩一呆就是大半天——黄硕的针线活不怎么样,却能画得一手好图;陈菁视乔儿三兄妹如己出,替他们的“粗心妈妈”把孩子们照顾得妥妥当当的……总之,黄硕的主院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牵挂归牵挂,日子总是要过的。就是冲着身边这些真心爱护自己的亲人,也应该振作起来。于是,黄硕收藏起了心事,打起精神照常过日子,该干嘛还是干嘛。
诸葛亮严格按照约定,每隔十天必定着人给她送一次信过来。最多的那次是十封。最少的也有四封。诸葛亮不但在信里写下了他们打的每一次胜仗、军中的趣事,而且会用很细腻优美的语言记下一些沿途的景致、风土人情以及他的思念。所以,每次一收到胀鼓鼓的信袋,黄硕就会迫不及待的躲进书房里,关上门,一封一封的细细品读。
这时候,大人小孩们都会很自觉的闪人。当书房的门一打开,她们就会涌上来问长问短,就跟开新闻发布会一样。
此刻的黄硕绝对是容光焕发、精神百倍,话如连珠,声音超级嘎嘣脆。
阿仇也跟着诸葛亮一道出征了(早在一年多前,奉诸葛亮之命,木乔带领着二十名青龙会高手潜入益州执行秘密任务。黄硕联系不上他。怕阿仇一时接受不了,黄硕不敢冒冒然的擅自作主说出他的身世。诸葛亮也不想阿仇日后为难,便把他带去了益州。)信袋里时不时的也会夹杂着他的一两封信。他的信是可以共享滴,信的内容全写的是他的军旅生活,除了行军就是打仗。草庐里的一干小朋友全是他的铁杆粉丝。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在指尖溜走了。
九月底的一天,木乔突然疲惫不堪的独自回到了草庐。
龙六最先见到了他,大惊失色,哑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木乔艰难的舔了一下裂的嘴唇:“老五没了。”
十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啊!“什么?”龙六心里涌出浓浓的悲意,打了个哆嗦,还想问个仔细,见木乔摇摇晃晃的站立不牢,连忙上前扶住了他,轻呼,“三哥……”
木乔靠着他的肩膀,木木的说道:“被滚石碾得血肉模糊,根本就无法辨认……但是胳膊上绑着袖箭……”
“三哥,我先扶你进去歇歇。”龙六用力扶着他,不知不觉中,已经泪流满面。
“木管事回来了!”黄硕接到小厮的报信,一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