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页)
:“是。”
不一会,下仆将笔墨送上,杨毓取了一方小笺,细细的写画着。
半晌,杨毓吹干了墨迹道:“送到金陵,给王司空。”
祺砚笑着接过:“女郎不气了?”
杨毓道:“早在江陵就不气了,只是要让他明白,世间总有事会与他希望的相左。”
祺砚道:“不过也奇怪,照王司空的脾性,怎么也会送些信笺来,怎么就。”她吐吐舌头,没有说下去。
:“无谓的,送去吧。”
:“是。”祺砚笑着将小笺送给府中专门的信使。
:“怎么就不送信来呢?”杨毓缓缓的轻轻的道。
信使日夜兼程,将信送到金陵之时已是一个月后,正值休沐,王靖之独坐竹林,照常的读着手中的书简。
和煦的暖阳透过竹简照在他脸上,阴影印在他的半张侧颜上。
:“郎君,该吃药了。”初二送上浓黑的汤药。
:“怎么做起这些事来了?”王靖之放下手中的书简,一边接过一边问道。
初二与初一是一对双生子,虽然容貌几乎相同,个性却极为不同。若说初一是极冷之人,那么初二便是性热如火,他笑着回道:“想做。”
王靖之双眸看着初二,目光清亮的惊人,双唇缓缓扬起,露出了洁白的皓齿,灿然一笑,一仰头,将温热的汤药一饮而尽。
初二看着王靖之的笑容,恍然了一瞬间,眉头微微蹙起:“乐宣君该陪在你身边。”
王靖之一边放下药碗,一边重新拿起书简,缓缓的道:“她与一般妇人不同,这庭院容不下她。”
:“郎君怎能容她这般肆意!”初二不自觉的向前一步。
王靖之微微蹙眉道:“我的妇人,我想如何还要你赞同?”
他的语气森冷。
初二自知触了他的逆鳞,拱手道:“奴无礼。”说着,收起药碗。
王靖之微微摇摇头道:“下去吧。”
:“是。”
:“郎君!乐宣君来信!”
初九踏着欢快的步子上来,手中拿着一个小笺。
王靖之不自觉的扬起唇:“信使何处?”
初九双手递上小笺,笑眯眯的道:“安排在客室歇息,郎君何时想见人传召就是。”
王靖之接过小笺,端丽秀美的小字一行一行,他嘴唇有些颤抖,清风徐来,吹散一头青丝。
:意映王郎如晤。
吾作此书之时,正独坐月下,念及当日与君初见。
许久不见,王郎是否身康体健?
杨毓娇蛮的模样,似乎就跃然眼前,王靖之似乎就随着她的笑容一般,扬唇而笑。
:郎君体凉,虽已立夏,亦不能贪凉,再见之日,望君无一丝改变。
王靖之沉吟了一声气,清风划过侧颜,吹的满腔思念溢满,微波褶皱。
:赤甲军两万兵将皆为骑兵,待大战之时,定能助君一臂之力。近来常觉心神不宁,对世间厌倦。若有一日太平,郎君宏愿得偿,可愿与我归隐山林?
最后一个字落下,王靖之重又看了两遍,唇间微微扬起:“取饭来。”声音如同玉打冰凿。
☆、第三百一十四章 加食餐饭
身侧的下仆怔怔的看着王靖之。
他家的郎君,从来只用朝食昏食,近来因病痛,每餐用的更少,身姿也逾发清瘦了,何时有了加餐的习惯?
初九看着呆怔的下仆,冷声道:“还不快去!”
下仆醒转过来,却是开怀不已:“是,是,奴这就去,这就去!”
:“信使,召信使来。”王靖之笑着道。
初九笑着道:“早知乐宣君寥寥数语就能使郎君开怀至此,初九定要赶到竹山县去对乐宣君跪拜求来只言片语,白白的让郎君瘦了这么多。”
说完,也不等王靖之说话,笑着跑开。
不一会,信使前来。
:“乐宣君在竹山可好?”
信使重重的点头道:“我家乐宣君开办宣学,令庶民之子能够入学,又组建赤甲军,给了庶民活路。还有许多庶民在南迁途中得过乐宣君恩惠,可谓深得民心,所过之处,皆是载歌欢呼!”
王靖之有些急切,他问的不是杨毓的风光,只是,她好不好。
信使却自说自话道:“那日宣学开学,数百庶民士族儿郎前来,甚至还有女郎慕名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