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重庆北碚办学,经济困难,为维持学校费用,梁漱溟把夫人的结婚戒指都变卖了。在香港办《光明报》,他是社长,萨空了是经理,他给自己定的工资是月薪一百元,给萨空了定的却是二百元。因他生活节俭,独自在港,花销小;而萨空了全家在港,负担重,梁又把自己一百元工资的一半贴给萨空了。
友事(2)
写梁漱溟的友人,政坛首当要提的是毛泽东,学界要写的是冯友兰,还有那个军阀韩复榘。
“我和毛泽东本是老朋友,相互间比较熟悉,见面时无话不谈,有时发生抬杠,他批评我不对,我要他有雅量,不要拒谏饰非……” 10
梁漱溟那场“要雅量”酿成“廷争面折”的悲哀往事,世人皆知,毋须复述。梁说他与毛是老朋友,倒真非攀龙附凤。梁漱溟的堂兄梁焕奎生于湖南湘潭,早年供职于湖南省学务处,与毛的岳父杨怀中交情不浅。梁焕奎曾保荐杨怀中留日,又同渡日本。而梁漱溟的另一族兄梁焕均又是杨怀中的学生。1918年后,梁焕奎就住在北京梁漱溟的家中。时杨怀中到北大任教,与梁焕奎过从较密,绝非泛泛之交。1918年毛泽东到北京住在杨怀中家里。1917年梁漱溟已拥北大教席,与杨怀中是同事、忘年交。梁漱溟常叩访杨怀中讨教哲学问题,寓寄杨家的毛泽东常为其开门,点头相识,却不互通姓名。毛泽东后由杨推荐在北大图书馆当月薪八块大洋的管理员。后来,毛泽东在湖南发起的“驱张(敬尧)运动”曾得到梁氏兄弟的支持。不久杨怀中病故,家境窘迫,友人解囊相助,梁漱溟便是其中一员。而承办杨怀中丧事的就是毛泽东……11
再以后,梁漱溟1938年访问延安,半个月中毛泽东与他长谈八次,有两次竟通宵达旦,所以毛泽东后来公开宣称,“我同梁漱溟比较熟”。
毛、梁同庚。梁长毛两个月。
即令在“廷争面折”之后,梁漱溟始终把毛泽东当作朋友。1972年12月26 日毛泽东生日,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国——理性之国》手抄书稿送到中南海作为贺毛泽东生日寿礼。12九十四岁的梁漱溟在追忆当年那场论争时检点自己说: “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理解的,没有什么。他们故去十年了,我感到深深地寂寞。” 13这儿的“他们”显然包括周恩来。
至于周恩来,梁漱溟“不计前嫌”,不介意当年说他想“升官发财”、“一贯反动”什么的。他认为周的“人品很高”,自己“不会因为发生一件事情而改变对周的认识”。一直认为周“是天生的第二把手”,并设身处地地想,周在那个会上只能与毛保持一致。
梁漱溟长冯友兰两岁。
他们本有“师生之谊”。据冯自述:1918年他在北大哲学系读三年级时,梁曾授其印度哲学课。1921年梁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美留学的冯得知此书出版“心中惊喜,渴欲一读”。读后致梁一通三千字的长函,谈感想(实际上是书评),并直率地提出“不能赞同之点”。梁漱溟将此信收藏了六十年,聊见他们的诤友情深。后冯也成为卓有建树的学者,两人交往不断。1971年岁末,梁回忆感慨五十多年前北大哲学系故旧多已凋谢,致冯信云:“难得吾二人还在北京,相距尺咫,岂不可一谈耶?”冯请梁到他家中做客,相见甚欢。饭后握别时冯还颂《论语》:“发奋忘食,乐已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以抒情怀。转至1973 年,冯发表“批孔”文章,梁不以为然。在致友人的书信中直言:“他批孔而谄媚江青,我责叱之。”显示一种诤友精神。1985年,冯九十华诞设家宴,冯女宗璞禀父之意电话请梁光临。梁断言拒绝。但即复信说明拒宴理由:“只因足下曾谄媚江青,故我不愿参加寿筵。”14磊落大方。冯接信并无愠色,倒觉这种直言,是很难得的。遂命女宗璞寄《三松堂自序》,并信云:“如蒙阅览,观过知仁,有所谅解,则当趋谒,面聆教益,欢若平生,乃可贵耳。”“来书直率坦白,甚为感动,以为虽古之遗直不能过也,故亦不自隐其胸臆耳。”并期冀“实欲有一欢若平生之会,以为彼此暮年之一乐”。15梁接到信后,随即阅读,不顾腰病卧床,仍用三四天时间,坚持将书读完。梁见老友在书中意识到“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哗众取宠。写文章只能写我实际见到的,说话只能说我真想说的”,如果这样, “就不会犯批林批孔时期所犯的那种错误”了。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