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邦已经带着人跑了。
终于,天亮了。当崇安的百姓打开了自己的家门的时候,他们几乎都不敢相信,在大街上走着的都是红军战士,以前的那些国民党兵和民团全部都成了俘虏了。崇安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主人了。
当天,黄团长来到了街上,和大家问好。这时,从大街上传来了几个孩子的歌谣,不禁引起了黄团长的兴趣,他走上了前,仔细地听着孩子们唱“六月十四日,攻打崇安县,今天晚上要进城。主席下命令,坚决要进城,不怕天黑夜雨淋。桥头响了枪,民团大惊慌,报告县长不相信。说是游击队,红军多又多,实在没奈何,带起民团去保命。红军进了城,冲到大堂上,抓到狗官要他命!”听完孩子们唱完,黄团长不禁大笑着说“唱的好啊!我们红军就是要抓到这些狗官,要他们的命!”
崇安一仗,是闽北根据地的第一个县城,也是闽北独立团打下的第一个县城。从此,敌人再也不敢小看闽北独立团了。而整个崇安境内,也没有了敌人的武装,完全被红军所控制,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强大的根据地。
在经过了复杂的接管工作后,黄团长突然特地找来了会斌。
会斌以为又有什么任务,见到黄团长的第一句话就是“团长!有什么任务!”黄团长一听就哈哈笑“会斌啊!你真是闲不住啊,这么快就又想打仗啦!哈哈!”会斌被团长这一笑就搞不懂了。“如果没有任务,那团长找我做什么?”
黄团长马上就说“会斌啊。在这次崇安战斗中,你的表现很好,我很欣赏你。我对人才一向是很重视的。我听说你以前还读过书,会写字,有一定的文化。所以我想,就让你到我身边来工作,当我的警卫员,怎么样?”
“警卫员”会斌知道,能在团长身边当警卫员,这可是团长很看得起他的。可是会斌参加红军的目的是革命,可不是要混官职或者混饭吃。“团长,当你的警卫员有仗打吗?如果没有,我不当。”
“哈哈。会斌啊。在我身边当然有仗打啦!你的身手很好,如果不让你去打仗,不是浪费了吗?我让你来我身边,就是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真的!”会斌一听,马上就高兴了“团长,你的警卫员我当定了!谢谢团长!”
这个会斌,就这样当了黄立贵团长的警卫员了。从此,会斌就和黄团长并肩战斗,生死相随了。
作者题外话:抽空偷更了一章,大家要赏脸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6 农村娃娃进城读书
崇安解放后,敌人大为惊慌。八月,敌汤恩伯派林秉周旅,对闽北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这时的闽北武装力量除了闽北独立团,就只剩下几个赤卫队了,敌我力量差距悬殊。为了避敌锐气,黄团长决定,率部主动撤离崇安。独立团由他和政委吴先喜各带一部,向崇安周边地区转移,并伺机扩大苏区。黄立贵带着几百名战士离开崇安后,先后转战于崇安的岚谷,浦城的十八村,石陂,建阳的回潭,黄坑,铅山,石塘等地。黄团长每到一处,就在当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他先后建立了昭光、建浦等苏区。在闽北红军的猛烈打击和大范围的扩张影响下,加上中央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闽北的敌人很快又溃退了。崇安再次被闽北红军攻克解放。
1932年是一个好年。这年元旦不久,在1月8日,*崇安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闽北苏区从此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新时期。此时的闽北根据地作为闽浙赣根据地的一部分,已经发展成为统辖崇安、建阳、浦城、昭武、广丰、上饶、铅山等县,有近三十万人口的广大苏区。(但要说明的是,在这广大苏区的边缘地带,如昭武、建阳等地仍有国民党军活动,确切来说应叫做“游击区”)
随着新年的到来,在大竹的邱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邱家之前已经走出了邱会全,邱会斌两个红军战士了,今年过完年后,邱家的第四个儿子邱会胜,也要去昭武县城读书了。会胜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他在大竹念了好些年的私塾后,那位教书先生很看好会胜,不仅免了会胜的学费,而且还介绍他到昭武初级中学去学习。(这所学校不仅仅是初中。这是现在昭武一中的前身,只是当时叫初级中学罢了)
会胜得知自己要到昭武去读书后,心里有欢喜,也有担忧。喜的是可以到县城去了,见的人和事会更多了,见识面也可以更广了。可是忧的是,自己走后,家里又少了一个人,还有那么多的农活能干完吗?难道还要自己的父母受累?会胜想到这里,心里就会很不安。
会胜的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