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3/4 页)
会占领整个山东”
马尔参不无遗憾的说道,他明白不仅中国失去了胶澳,德国同样也将失去胶澳,而且是永远失去,将胶澳归还给中国,守不住固然是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胶澳归还给中国,可以保留德国在将来停战后收回胶澳的权力,毕竟那时胶澳的主人是中国,而不是日本。
如果胶澳在日本的手中,想夺下日本人的东西,就需要用血去换,但是中国却不同,只需要……一份最后通牒就能做到。
“马尔参先生,对于中国而言,这的事是一次机会,或许,中央政府可以拒绝,但淮海经略使负地方经略之责,自然不会错此良机,中央不做为当由地方补之……”
顾维钧话的只使得马尔参一惊,他惊诧的看着面前的顾维钧,淮海经略使要越过中央政府接收胶澳?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难道眼前的这个人和他所代表的淮海经略使府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无论如何,胶澳都是中国的土地,德国断然不会将胶澳交给趁火打劫的日本人,既然是中国的国土,那么就让中国人为中国的土地流血吧”
虽然顾维钧并没有提到战争,但马尔参却已经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那位淮海经略使在做出接收胶澳的决定时,便已经明白他将会面对什么。
如果换做以往,马尔参会拒绝这种“妄想”,但是现在,他却突然意识到如果将胶澳交给淮海经略使会给德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胶澳留在德国之手,只会令德国蒙受战败的羞辱,可若是交给中国人,甚至有可能导致一场——战争
中国或许弱小,或许不堪一击,但英国却在中国享有巨大的利益,假如中国人和日本人为了胶澳大打出手,到时势必会打乱英国在亚洲的战略部署,谁知道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想到这里,尽管没有得到国内的同意,但马尔参还是将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了浓浓的兴趣来。
“那么,顾先生,您是否知道我们所开出的条件呢?”
“尽管贵国公开允诺是无条件归还,但是我想在一些问题上,完全有商量的余地,而我现在就可以回答你,在不违背中国的原则与利益的前提下,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字”
顾维钧显得非常急切,他知道不仅是他,就是眼前的马尔参也知道,每拖一个小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日本人将会有可乘之机。
“……中国需承诺在未来应在中国其它沿海地区,考虑给德国另行补偿”
在谈判进行十几分钟后,马尔参提出了一个要求。
“补偿?”
顾维钧整个人随之一愣。
“不是无条件的吗?”
“顾先生,您必须要理解一点,对于德国帝国政府而言,发展与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是可取的,而且归还胶澳租借地也是德国政府所愿意的,但是考虑到未来的德国的远东政策,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允诺,在未来当德国提出要求时,中国同意另行转让一个港口于德国使用”
眉头一紧,顾维钧的语中带着一丝不快。
“如果你们提出这个条件的话,那么归还青岛还是无条件归还吗?”
不待马尔参回答自己,顾维钧又继续说道。
“马尔参先生,你必须要明白一点,淮海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同意在未来转让一个港口于德国我们只是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
出方提醒对方之余,顾维钧则又补充道。
“您应该明白,现在我淮海给略使公署绕过中央接受胶澳,需要担负多大的干系,首先我们不仅要承担来自中央政府的责难,同样需要考虑到日本人可能的进攻”
与其说是补充,此时顾维钧的话到不如说是“提醒”,提醒对方注意,归还胶澳并不是德国人主动的行为,而是在面对日本宣战的大前提下,不得不做出的高姿态,换句话说,德国现在压根就是没讨价还价的余地。
顾维钧的提醒使得马尔参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之所以提本补偿,是为未来德国的利益考虑,对德国而言,德国绝不愿意在胶州租借地上和中国进行人任何讨价还价。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点是德国远东政策的核心,占领它对于德国人在中国沿海岸的地位则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向胶州湾提供用于建立海军基地的方便设施的同时,中国的山东省向德国提供用于攻击由英国在华长期把持的商业霸主地位的机会。
除了铁路计划和各种商业扩展外,占领青岛计划乃是德国世界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