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1/4 页)
“这是……”
“三年式15厘米步兵榴弹炮!”
相比于那些轻武器,直正能让莫凡感到得意的恐怕就是眼前的这门轻型榴弹炮了。
“……三年式榴弹炮采用的是现在最有效的液压式制退机,炮尾采用水平滑动块……炮全重100公斤,射程4700米……”
“重量是够轻的,嗯!机动性好!”
韩武满意的点点头,而萧潇则把眉头微微一皱。
“射程只有4700米,会不会短了点?”
“远射程自然有重炮,至于步兵,当然是使用重量轻的步兵榴弹炮!”
一直默不作声的郑滋樨在旁边补充一句,他是整个连云港唯一的一名火炮专家,早在十三年前他便赴英留学,进格林威治海军学院。一年后,保送入阿姆士曲郎皇家海军研究院专攻舰炮制造,参与兵工厂岸炮设计,被英国科技界誉为“亚洲三杰”之一。后历任中国驻英使馆英文总文案、参赞,积功升为正四品特旨道衔。民国元年,孙中山函召其回国。抵沪时孙已辞职,遂应商务印馆聘,主持东方印刷所机械修理厂,可以说所学一直处于荒废之中,两年前,他便来到了连云港,而直到去年才从重型机械厂转往二轻公司继续从事火炮制造工作,他并不没有参与到步榴弹炮的设计之中,而是在主持着移动式重炮的设计。
“否则十几吨重的重炮,步兵怎么拖运!”
韩武和萧潇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读出了浓浓的兴趣来。
“郑工程师,你的意思是,你们手里还有大家伙?”
大家伙?
真没见过什么世面,想着自己在英国参与设计过的海防重炮,郑滋樨只是淡淡一笑。
“谈不大,和这个同口径,不过炮弹却有所不同,图纸射程超过24公里,现在造出来没仍任何技术问题,不过生产要等解决环射炮座之后!”
“环射炮座?”
“没错,这种重炮用于步兵作战着实有些大材小用,所以才需要设计环射炮座,这样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用于海防,否则,这种大炮造出来也是浪费,一门炮十几吨重,需要几十匹马才能拖动,太重、太沉!”
“那什么时候能造出来?拖炮没问题,农场不是有拖拉机吗?那些拖拉机总能拖得动重炮!机动不便,没问题,到时单组建一个参谋直属的重炮团。”
萧潇整个人显得都有些急切,之所以如此急切,就是因为江苏陆军的软肋就是火炮,如果装备远程重炮,那意味着江苏的炮兵可以在战场对任何敌军压着打,从而夺取全面的战场火力优势。
“这个,还要再等等,再等等,技术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
第215章 法属中南的竞争
“可真热啊!”
坐在人力车着,满头是汗的尼古拉耶夫用手帕擦了擦汗,热带烈日、酷暑对于他这么一个习惯了俄罗斯的夏天的人来说,热带的娇阳,无疑于一种酷刑。
“为了生意……”
的确,为了生意,他别说是太阳,就是火海,他也敢趟。
在过去的十个月间,受聘于远东洋行的尼古拉耶夫可谓是满世界的“跑”,为了推销连云港产的“前进型蒸气机车”,他在圣彼得堡游说铁道大臣,最终在每辆7万卢布的回扣下,铁道大臣同时进口50辆前进型蒸气机车,这是他完成的最大的一笔生意,至于那三万吨汉冶萍产的路轨,不过只是小生意。
一个月前,还在法国的里昂向法队推销着肉罐头的他,在完成一笔一百五十万法郎的定单后,便来到了法属中南的河内,为什么来这,只是因为他在邮轮看到一个报道,滇越铁路公司准备采购15辆机车。
机车,才是利润最大的产品!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人力车朝着酒店拉去时,指间夹着雪茄烟的尼古拉耶夫皱眉思索着应该怎么“攻克”滇越铁路,与俄罗斯的国营铁路不同,滇越铁路是民营铁路,他们重注重价格与质量,所以仅用回扣,根本就不可能攻克这家法国公司。
“日本……”
想到滇越铁路特有的“米轨”,尼古拉耶夫明白,这笔不大不小的定单,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日本企业,而不是欧洲企业,原因非常简单,日本本土以及台湾都是采用的米轨,他们的产品无疑更具说服力。
“要想个办法啊!”
突然他的眼前精光一闪,心下顿时闪过一道灵光。
“什么,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