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1/4 页)
走进来。他们是国会议员,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先例代表“民”来管理大事的人,他们中间有一些地方上的领袖人物,也有实业商人、有学者、有士绅、当然还有一些世袭王公,当然,如任何一国国会一样,国会议员自然是鱼龙混杂。
与议员走进会场的国会大门紧闭之后,一群群上穿便衣下穿军裤,脚蹬皮靴的人也来到会场之外。会场外没有坐椅,他们便挤肩而立。后来,人群里忽然竖起来醒目的标牌,标牌上大书着“公民团”字样。
没几个有知道,这是袁世凯为了能让自己选上大总统,特意“买得保险”,其中有军人、有警察,不过有一点是统一的,他们都是支持临时大总统的,不久,这看似散乱的公民团开始规矩了,他们颇为规矩的在国会会场外等着选举结果。
参议院议长王家襄主持了开天辟地的中国第一次国会大会,王家襄的体型有点发福的,罩一件银灰色长衫,光着刚刚剃去辫子的、有些儿青紫的脑袋,鼻梁上架一副并不深度的花镜;漫长的脸膛,大约是感到了负担太重,一直蒙着冰霜。
终于,他站起来,手里捧张纸片,端详了半天,才仰起面来,对着寂静无声的国会会场用低沉的声音说。
“今天到会两院国会议员共759人,符合法定人数,我宣布:国会会议开幕!”
他的话声一落,国会场内的军乐队便奏起音乐,场外放起鞭炮,热闹一阵之后,王家襄待掌声落下时又说道。
“本次国会会议议程,是选举大总统。根据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选举以选举人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出席、用无记名投票行之、以得票满投票人数四分之三者为当选。但两次投票无人当选时,就第二次得票较多者二人决选之,以得票过投票人之半者为当选。”
王家襄嘟嘟囔囔读着文字,可国会会场嗡嗡响着吵杂声。似乎这些铁定的标准并不是人们关心的事,其中议员们则是在想,真的要选总统了,自己的那一票有“价”了。
该怎么用好它?
能不能如自己意愿的用?
这当选首界国会参众议院的议员们大多是有才有识之人,对于今天的一场他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会场之外那群“公民团”的事已经传了过来,只是是一伙号称“公民”的家伙组成的,他们要干什么?无非就是施压而已。
在进行选举议程后,会场一阵吵杂之后,大会主席、参议院议长着人把选票发到议员们手中,然后把桌子拍了拍,让大家静静,这才说:
“选举是庄严的,要以庄严的态度来行使个人权利,你认为有资格当大总统的,就投他赞成的一票;你认为该候选人无当大总统的资格,就投他一张反对票;不赞成也不反对,弃权也可以。现在开始填票选举。”
这同样是一番废话,是没有入进任何人耳中的废话。议员们手捧着选票,心想着该怎么选?应该选谁?选谁更合适,这毕竟不是选其它人,这可是选一国之大总统啊,无论如何,都得认真的选啊。
会场寂静无声,写票、投票依秩进行。然后,检票、查票、数票也依秩进行。选举结果:总统候选人袁世凯得票417张,副总统候选人黎元洪得票154张,而其他还有几个候选人只得零星数票。袁世凯这次虽然得票最高,但因为某些议员投了无效票,因而袁世凯的得票仍旧没有达到法定的3/4多数,因此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投票。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在会场内响了起来,国会会场的大门被打开,一队队“公民”走进了会场,当袁世凯首次没有当选的消息传来后,这些“公民观众”便整齐严肃地大踏步进入会场,将正在投票的议员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就算插翅也难飞。
议员们何时见过这等“民主”架势,只得推议长去交涉,要求这些人退出会场,不得干涉选举。谁知那帮人听后,反而大声嚷嚷起来:
“我们都是‘公民团’,今日推选大总统,关系重大,倘若你们选出辜负众望的大总统,我们是不答应的我们丑话说在前头,要是所选非人,今天各位就甭想走出会场”
如此情形,议员们也就明白了七八分。但是,令人敬佩的是,当时的那些议员们还是颇有些骨气的,在如此高压之下,他们偏不肯将票投给袁世凯。
第二次选举结果一出,袁世凯的选票多了26张,黎元洪的选票增加了8张。仍然不够法定额。
由于这是首届国会,无论是国会或是议员对于投票流程不甚熟练,从发票、填票、投票、开票、唱票,这一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