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页)
同被卷入了乱流,又仿佛是经历着一场地震。攒刺的力道尽消,若不是王羽的力气够大,恐怕连长枪都要脱手! 暗劲? 一个名词在王羽心头闪过。 最早向他提及这个术语的,是方悦,后来在和关、张的切磋中,他又切身体验过。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吕布的暗劲竟然能达到这种程度。 太恐怖了,简直跟武侠小说里的气功差不多了。 这真是人体能做到的吗? 难怪吕布用的兵器是画戟呢,想发挥这种暗劲的功效,功能庞杂的画戟,无疑是最佳选择。 心念电转,只在刹那之间,实际上,留给王羽思考的时间短暂之极! “枪还不错,却也不过如此!” 格开了王羽最强势的一击,画戟的力道却仍未尽消,携着余威,画戟直接顺着枪杆,横扫王羽! 王羽的双臂都被吕布那一戟中蕴含的暗劲震得发麻,正在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时,哪里还挡得住这一戟? 他当下更不迟疑,腰上用力,使了个铁板桥的功夫,仰面向上,躺在在马身上。同时,左手弃枪,一颗飞蝗石从袖管滑出,右手在枪杆上轻轻一推,长枪在戟杆上一绕,转了个方向,斜斜的划向吕布。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其时,二马已经交错而过。 面对这出其不意的一招,吕布终于动容。 王羽的枪势虽猛,对他来说却远不够看;王羽的力量对付杂兵可以所向披靡,但跟吕布完全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更别提王羽的使力技巧虽然不错,但他根本不懂暗劲,正面对撞,他完全落在下风。 不过,王羽身上也有让吕布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他那些随机应变的怪招,比如这招弃枪反刺,再如交错而过时,奔着他后脑勺袭来的那颗飞蝗石! 有意思,不枉自己跑这一趟!
………【第六十六章 激战大河畔】………
“锵!” 画戟一颤,长枪飞上了天;头微微一偏,暗袭的飞蝗石落了空。 吕布带马回旋,扬声长笑:“有趣,很有趣!再来!” 说罢,他反身杀了回来。 虽然没有明确的规矩,但这个时代的马战,大体是和春秋时的车战差不多,即所谓的回合战:对冲交锋叫合,交锋之后互相错开叫离,掉头重新冲锋叫回。 用这种方式对战,分胜负的效率很高,因为这纯粹就是速度和力量的对撞,凶险异常,很难取巧。 通过第一回合的较量,王羽已经彻底明白了差距所在,正面比拼,他完全不是对手。取胜什么的,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现在要做的是,尽量保住小命,等待援兵来汇合。 为了预防类似的意外,他出发前,特意当着公孙瓒的面,点了刘备的名。刘备来了,关、张自然也是要跟着的,关张加上自己,三英战吕布,恐怕也只有这样的阵容,才有可能打败吕布。 但光指望援兵是不现实的。 此刻援兵连影子都没出现呢,吕布却近在咫尺,如果抵挡不住对方的猛攻,就算改变主意逃跑也是来不及的。另外,吕布虽然也是孤身出现,但很难想象并州军没有接应。 想到传说中的八健将,王羽也是一阵头疼,虽然不至于八个人一起到场,但只要来他三四个,再加上些护卫,就和刘备兄弟率领的先头部队势均力敌了。 吕布只是骄傲,并州诸将也不是白痴,怎么可能任由敌人随便围攻主将? 所以,想保命,还得靠自己。 只是这一次不能再用正面对冲的战法了,而是用自己更擅长的,也就是吕布觉得有趣的那种。 其实,王羽先前没有认真想过,原来他用的格斗技,会自成体系。 在他几十年的严格军事训练里,有句话就是甚麽东西都可以作为武器,攻击手段也没有限制,只要能威胁到对手,什么手段都可以用。 正如暗劲气功这种东西,让王羽感到惊异一样。类似无差别格斗这种王羽司空见惯的技巧,对这个时代的武将来说,同样很新鲜。 倒不是这个时代的武者墨守成规,只拘泥于学过的套路招式,而是王羽这些招数,看似信手拈来,不成章法,实际上却是天马行空,另成体系。 就拿他在孟津之战中,以步对骑,连杀四将的战例来说。其实,不是王羽步战的技巧有多强,关键是他施展的技巧,在这个时代相当罕见。 汉朝国力鼎盛,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不缺马。所以,这个时代的武者,很少会有人专门去练习如何以步对骑,与其专门练习这些步战的技巧,还不如好好修炼骑术呢。 在吕布、关张这样的高人眼里,王羽挑杀李蒙四将,并不稀奇,但他施展出的技巧却很有意思。再加上各自与王羽对战或切磋中的所见所感,使得他们对王羽的评价远高出了他的真正实力。 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威名大振,令敌人丧胆;问题则更多些,比如被吕布盯上,一听到他的消息,就兴冲冲的杀过来,关、张在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