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第3/4 页)
帕坦科特,此时变成了另一个争夺的焦点。南洋联邦混编旅和巴军步三师、步十二师已经展开兵力,与南下夺路的印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主战场的转移,也意味着空军力量的转向,作为空优战机的鹞式将与地空导弹联合组成屏障,阻挡印度空军的支援行动。而其余战机结束补给任务后,将飞往帕坦科特轰炸印军。
只要能保证制空权,能对印度地面部队进行打击的飞机便不必要求那么严格,巴空军的军刀式、星战士、b—57和改装的c—130,甚至螺旋桨飞机都能够发挥作用。以上驷对中驷,以中驷对下驷,拥用预警飞机和地面雷达的侦测,印度空军的举动将尽被联军掌握,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战斗,最大效率地发挥空军的作用。
黄历站起身,大事已毕,先去休息几个小时,年岁到底是大了,不能象年轻人那样熬夜了。
一个巴军军官从门外走了进来,略微张望了一下,立刻走到黄历身边,敬礼报告道:“总统先生,贝布托总理想与您会面,正等在外面。”
黄历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迈步向外走去,两个贴身警卫紧随其后。
阿里?布托风度优雅,因为出身于律师而能言善辩、感觉敏锐,是巴基斯坦一个终于能够同印度领导人在争取公众注意方面相抗衡的代表人物。这是黄历对他的初步印象,阿里?布托已经被任命为政府总理,在叶海亚?汗去履行军人的责任、洗刷耻辱后主持日常行政工作,如果叶海亚?汗在战后实践诺言,他就将是巴基斯坦的新一代领导人。
在布托的政治生涯中,道路是很坎坷的,在接近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刻,他自然很迫切地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南洋联邦,现在已经是巴基斯坦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及盟国,特别是与巴军方的紧密联系,使布托对于寻求南洋联邦的政治支持,变得顺理成章。
布托刚刚参加完联合国大会,尽管安理会上由于苏联的反对,而使停火撤军协议未能通过,但他在回国的途中顺访了沙特、约旦、伊朗等国,为巴基斯坦拉来了不少的援助,甚至约旦和伊朗答应立刻租借军机给巴基斯坦,抵御印度的侵略。
黄历与布托在联军指挥部的一间房子里进行了单独会谈,在会谈中,黄历发现布托尽管可以称得上是才华横溢,对国际形势有很深的研究,懂得姿态与政策的区别,但他的举止有些浮夸,并时常带有愤世嫉俗的气味,对自己纵横捭阖的技巧有些忘乎所以。而且,布托还是个西方民主的崇拜者,这与他在西方国家学习和生活过多年有很大的关系。
“恕我直言,总理先生。”黄历决定给布托泼泼凉水,以免他由于过分骄傲而垮台,“贵国是一个教权渗入很深的伊斯兰国家,世俗化乃至西方化的改革,是否适应国情呢?退一步讲,这些改革或许是走向强盛的必经之路,但激进化的行为是否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呢?西方民主不是万灵药,对于缺乏民主传统,而且缺乏适应时间的国家来说,带来的往往是混乱和效率低下。”
布托神态自若,能够理解黄历的意思,改革是必要的,但要稳步推进,既不要照搬,也不要激进,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尽管与他的想法有所冲突,但大方向还是一致的。
“谢谢总统先生的提醒,您的睿智和英明以及南洋联邦所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就,无疑对巴基斯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布托避开了有可能使双方陷于争论的话题,“您的金玉良言,也使我受益匪浅。在政治上的改革当然要慎重,但经济上的改革却已经迫在眉睫。您应该已经看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印度,这使得在国力的比较落于下风,同时,也影响到了军事的发展。”
黄历点了点头,说道:“加快经济建设无疑是战后的主要任务,想必总理先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吧,对于贵国的具体情况,显然你比我要了解得更加透彻,所以我准备洗耳恭听。”
“总统先生太谦虚了。”布托恭维了一句,开始讲述自己的计划,黄历静静听着,并没有插言,直到布托讲完。
“原来总理先生要的推行的是类似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实行的制度或者英国工党所推行的社会资本主义制度。”黄历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倒是有共同语言了,我国在实质上也是向着福利国家的目标迈进。但道路是曲折而充满阻力的,特别是在贵国。你刚才也介绍了,贵国的主要经济命脉控制在二十二个大家族手里,他们的能量想必很大,激进的经济改革会触动他们的利益,对国家政权的稳定是个威胁呀!”
“是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