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页)
的中年人指着他旁边一辆有些破旧的三轮车上面的东西,朝付新等人招了招手。
“赵……赵义明主任……他怎么在这?”付新转过脸去一看,有些愣了,这时一个前辈啊,也是他曾经的“副科”老师之一。
“哥,你在说什么?什么主任啊?”付旧在一旁疑惑地问道,他刚刚似乎听到了付新口中念念有词。
“没……没说什么啊,我们上去帮忙吧!”付新自认为很好的掩饰了过去,但是落在付旧和钟颖二人的眼中,就是疑问了。
付新为什么会失态,原因就是眼前这个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了,此人叫做赵义明,或许在普通人那里,不怎么有名,但是在超导学界,那可是非常有名的一个科学家。
他在未来将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还是虚衔,关键是他出的研究成果。
1986年4月,设在瑞士苏黎世的美国IBM公司的研究中心报道了一种氧化物(镧-钡-铜-氧)具有35K的高温超导性,打破了传统“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的观念,引起世界科学界的轰动。
此后,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地攻关,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赵义明领导的小组,也有新成果立即跟着出现,几个月后,就像某些金属到达临界温度后突然间电阻消失一样,他们用艰苦努力换来了柳岸花明的时刻——他们发现了La-Ba-Cu-O系列材料中有70K的超导现象。
随即,在1987年初,他们又获得了起始转变温度在100K以上的超导体,并首先在国际上公布了它的化学成分——Ba-Y-Cu-O,这个研究成果推动了许多国家的超导研究。
当然此时他还不是那么有名,但也不弱,此时他已经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材料实验室副主任了。
“赵主任您好。”付新走了上去,在付旧和钟颖诧异的眼光中,朝赵义明打了一声招呼。
“哦……你认识我,那你应该是材料物理学科学生了,我给你们讲过课的。”赵义明面带笑容,眼神亲切的说道。
付新回答道:“我没有听过您的课,但是我听说过您。我来帮您,你们两个愣着干嘛?也过来帮忙啊!”
付新刚说完,就搬起了一摞书,旁边站着的付旧和钟颖,也立即跑过来帮忙。
赵义明一听,来了点兴趣,没有听过他的课,但是能够认出他这个人,那必然是对超导材料学有一定见解的人了,他顿感找到了知音,也想跟付新聊聊。
于是赵义明想伸手去搬三轮车上书,可是回头一看,上面的书全被眼前三个年青人搬空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说道:“分我一点吧,都你们你们搬了,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儿!就这么一点,就我们来搬吧,您到前面带路就好。”付新在一旁笑着说道。
“好吧……年轻人多运动点也是有好处的,你们跟我来。”赵义明到不客气了。只是一旁的付旧,心里有些怨言了,他拿起的最多,都有点承受不住了,可眼前的二人还在说风凉话。
还好不是很远,很快就到了,不然付旧都怀疑他是否需要休息一下。将东西送到之后,钟颖和付旧两人立即就退了回去,他们的行李还放在门口呢!
而付新,却还在帮赵义明整理好物品。
“这位同学,我看你一直欲言又止,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只要我赵义明能回答你的,尽量回答!”赵义明低着头一边整理这些书籍,一边向付新问道。
“赵主任,我确实有点问题想问您。我在超导物理学方面,有点心得,只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想问问您。”付新谨慎地说道。
“说吧,你问其他的,我可能还回答不了你,但是在这方面,我应该还是能够回答出来的。”赵义明自认在这方面还是做得很好的,应该没有学生能够为难住他。
“是这样的,赵主任。我看现在的超导物理学中,人们对超导材料的选择上仅限纯金属、金属合金和金属化合物,但是这些材料的临界温度约在232k以下,困扰了我们七……八年了吧!因此,我有了一种新的想法,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试试用氧化物了研究呢?”付新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思路,一边说道。
“嗯,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因为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无法成为导体,更无法成为超导体啊!这个你应该知道吧。”赵义明放下了手中事情,站起来回答道。
付新依旧不依不饶地说道:“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