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视掌心的小物件,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他的相片,他是全美顶尖的武器专家卡尔·海契杜恩队长,年约五十余岁,身材高大,上衣松松垮垮几乎拖到膝盖;他有一颗异于常人的大脑袋,耳朵好像藏在头壳里,在灰白胡子的遮盖下几乎看不见他的嘴唇,海契杜恩队长和纽约市警局的合作已长达三十年,虽然他的长相十分滑稽,但大家非常敬重他,他的弹道鉴定报告被纽约市警察局奉为金科玉律。
屋子后方靠近餐厅附近有两个人正在交谈,一位是警政署督察威廉·莫朗,另一位则是马克汉曾向我们提及的:刑事组的厄尼·希兹巡官。
当我们随着欧布莱恩总探长走进客厅时,室内的人全部暂停手中的工作,以些许不安却敬畏的眼光注视检察官。海契杜恩匆匆瞥了一眼马克汉后便继续检视他手中的小物件,他这举动让凡斯莞尔一笑。
莫朗督察和希兹巡官神色严肃的走过来,互相握手之后(后来我观察那只是在警察和检察官之间一种类似宗教的客套仪式),马克汉介绍了凡斯和我,并简单解释我们之所以在现场的原因,莫朗愉快的欠欠身,而希兹全然不理会马克汉的解释,当我们两个是隐形人。
莫朗和屋内其他人十分不同,约六十岁,银发,蓄咖啡色短髭,衣衫光洁,看上去像一个成功的华尔街股票掮客而不像个警察。作者注:事后我才知道莫朗曾是纽约上城一间大银行的总裁。一九�七年银行倒闭后,接受国务卿盖诺的邀请出任警政署督察。
“我已经指派希兹巡官负责此案,马克汉先生,”他以缓慢低沉的声音说道:“看来破案前我们会遭遇不少麻烦,连总探长也亲赴现场为我们打气。清晨八点他就来了。”
欧布莱恩探长在我们进来后一直站在窗边,用严谨的态度监督所有采证工作。
“我想我可以离开此地了,”莫朗又说:“早上七点半就被叫醒,还没吃早餐,既然你来了,我想就不需要我了……早安!”他和我们握手而别。
“汀威迪,麻烦你照顾这两位男士,行吗?他们希望知道我们作业流程,拜托你说明一下,我过去和希兹谈一下。”
汀威迪愉快的接下任务,我想他一定是因为找到倾谈的对象而高兴。
当我们三个人不约而同的向尸体——整出悲剧的中心人物——走去时,我听见希兹冷冷的对马克汉说:“我想现在开始,就由你来主持大局了,马克汉先生。”
汀威迪和凡斯正在说话,我留意到马克汉的反应,因为他曾告诉过我们警察局和地检处一向私下较劲。
“不,巡官,”他回答,“我是来和你合作的,我希望一开始就说清楚,若不是班森少校亲自打电话给我,我绝不会插手。我不希望我的名字曝光,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少校是我的老友,不要对外公布我介入此案,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希兹又说了些什么我没听清楚,不过我看得出他不满的情绪已经平息下来。他和其他熟知马克汉的人都知道,马克汉是个言出必行之人,而且私底下,他还满欣赏这位检察官。
“如果有任何功劳,”马克汉继续说:“全部归功于警方,所以我认为最好由你出面应付记者………对了,还有一件事,”他很自然的加上一句,“如果有任何责难,也必须由你们承担。”
“很公平!”希兹同意。
“好,巡官,开始干活吧!”马克汉说。
3女用提袋(1)
六月十四日,星期五,上午九点三十分
检察官和希兹走近尸体旁。
“你看,”希兹指出,“他被人从正面射中,而且力道极强,子弹贯穿脑部射入壁板。”他指出靠近走道窗边的位置,“我们已经找到弹壳,海契杜恩正在检查弹头。”
他面向弹道武器专家。
“如何,队长?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
海契杜恩慢慢抬起头来,皱着眉头眯眼看着希兹,以不疾不徐的口吻肯定的说:
“是点四五口径,军用子弹——柯尔特自动手枪。”
“知道枪口和班森之间的射程多远吗?”马克汉问。
“报告长官,”海契杜恩用沉重平稳的声音回答,“大约五、六尺。”
希兹吸了一口气。
“如果队长这么说,那一定错不了。”他对马克汉说:“你是知道的,长官,一般而言,小于点四四或点四五口径的子弹无法如此致命。像贯穿一块乳酪般,这颗军用钢制子弹射穿颅骨直接箝入壁板,可见一定是近距离发射;此外,死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