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页)
失去了波浪,顿感无趣,遂一振翅膀,直飞冲天。
李世民走到阎立本身边,仔细欣赏那幅新成之画,只见画面上的双鸟栩栩如生,色彩斑斓,遂赞道:“多亏了立本的如神画笔,将此鸟神态留驻。
如今鸟儿一飞冲天,然我却能长久地体察其神韵。”
房玄龄等人见李世民神态轻松,心想,这双鸟儿来得很及时,缓解了他那郁闷之情。
李世民招呼褚亮道:“褚卿,你刚才所吟之诗与立本之画相得益彰。
你来,将那首诗题于此画的右下角,可谓相映成趣。”
褚亮依令题诗,众人又观赏一回,然后尽欢而散。
李世民兴致颇高,尽欢回宫。
他有一点没想到,就是阎立本此时的心情。
原来刚才太监传呼之时,未呼阎立本官职,而是直呼:“画师阎立本速去春苑。”
待阎立本汗流浃背到了池畔,李世民君臣四人悠闲地在舟中放谈,阎立本却在这边半跪着紧张地作画。
两相对比,同样作为皇上的臣子,阎立本在这边如坊间乐人为他们服务,使他很有失落感,感到非常羞愧。
阎立本这日满面羞愧回到宅中,召其三子曰:“我少好读书,至今入仕为官。
奈何我性爱丹青,薄有微名,于是有了今日似厮役之辱,让我羞愧万分。
自今而后,你们要专心读书,不能学习此技。”
三子躬身答应。
阎立本此后虽感将自己充作宫廷画师,有些下作,然其性之所好,欲罢不能,其技艺日渐纯熟。
尉迟恭喜见故人 何吉罗路遇美景(3)
至于后世并不推崇他做官如何,而是将其尊为绘画大家,则是他永远想不到的事儿,亦非其初衷。
却说尉迟敬德还京后,仍被拜为右武侯大将军,他在京中居住数月,渐渐忘了李世民教训他的言语,又开始跋扈起来。
此时,陈君宾刚被授为太府卿,尉迟敬德想起他当时不帮助自己的事儿,心中不免有气,就想处处找其茬儿。
尉迟敬德先找房玄龄和褚亮,言说陈君宾之短,让他们在年度考功之时,想办法将陈君宾的考功评为下下。
房玄龄和褚亮是何等人儿,他们明白尉迟敬德的心事,不肯附和他,并当面拒绝。
房玄龄耐心说服他:“敬德,你随皇上建立大功,可那陈君宾也不差啊。
你想,皇上刚刚即位,天下正是困顿之时,那陈君宾为一方刺史,不等不靠凭借己力,将邓州农事整治得花团锦簇,成为天下刺史之楷模,天下农桑之事因此兴旺,这是何等功劳?皇上授任陈君宾为太府卿,那是他积功而来,理所应当。”
尉迟敬德碰了个冷钉子,只好悻悻而退。
回到家中,他心有不甘,又找来段志玄、史大柰等人,商量要收拾一下陈君宾。
段志玄、史大柰听说了详细,怕事儿做下来惹来李世民责怪,不肯跟着他胡闹。
尉迟敬德大怒,将二人赶了出去,吼道:“就这么点儿小事,你们还推三阻四,枉称我们是多年的好友。
哼,若是咬金在京,他定会讲义气助我的。”
尉迟敬德万般无奈,又心有不甘,只好寻来几名亲随,让他们瞅准机会,在陈君宾回府的路上,蒙头将其捶打了一阵。
两日后,陈君宾鼻青脸肿上朝来,被李世民发现,追问其原因,陈君宾支支吾吾说是自己摔成这样。
李世民不相信,让孙伏伽派人去查清此事。
孙伏伽以前就听说尉迟敬德与陈君宾不对劲儿,他心想此事十之###是尉迟敬德所做,奈何此事苦无证据,又无人为证,事情就被慢慢地搁了下来。
过了数日,为了庆祝一年中袭破###厥,兼秋收大熟,李世民令在丹霄殿设宴,诏京中五品以上文武官员来此同饮。
是日晚上,尉迟敬德因为座位摆设不合,又当堂大打出手。
尉迟敬德来得较晚,其来后太监将其领到座位前,他瞪目一看,见座中仅空了他一个座位,其他人已经就座,首席上坐着任城王李道宗。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曾从李世民南征北战,先后经历过攻打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诸役,多立军功,被李渊授为灵州总管、任城王。
李世民即位后,被拜为灵州都督,颉利可汗就是被他押送至京的。
他既是皇族,又被封王,且有军功,坐在此案的首席,亦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