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页)
正是杭州西子书院重金请来的“神算子”曹嘉。此人虽然貌不惊人,却有一招“袖里吞金”的绝技。此人本是学徒出身。算术不需竹筹,只以手指在袖中掐算,运算神速,万无一失。后来他痴迷算学,出入诸算经,善解难题,故有“神算子”的美名。此次西子书院不惜重金,请了神算子及其他两名当地久负盛名的算学高手。对其寄望颇深。本来曹嘉等人。也是很有信心,觉得以自己的绝技,力压群雄应不在话下。但才到长安。见到了奚家印书坊的这部《算学题解》,不由大惊失色。
听着曹嘉这话,屋内其他两名代表队成员也是一脸苦色。对面一名胖胖地儒衣老人皱眉说道:“曹先生,难道以诸位的技艺,还怕他们一帮年轻士子不成?”
曹嘉缓缓地翻动着手中的线装书,喃喃地说道:“韩信点兵…鸡兔百足…唉,领队大人有所不知,这些题目,若说以寻常学子而言,已然是千难万难。但观这部题解,居然将解法一一列明,显然是对这类题目,不以为然。由此可见,范阳那边的算学水平,必然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在下本以为,当代士子多精研经义,对算术涉足不深。而我等日以此为业,总有些优势。虽然也曾听闻太极书院在那卢九公子指点下,算学精深,远超时下,但却想不到能有这般造诣。”
那领队一时有些发呆,急道:“这却如何是好?曹先生,此次竞赛,郡守大人是志在必得,何况各位东家,都是出了血的,若是没有个好结果,只怕回去没法交待啊。会不会这书是奚家印书坊自己搞的小动作,也许那太极书院,也不过是唬人呢?”
曹嘉用力摇摇头说:“那奚家与卢家的关系,世人皆知。捡在这个时候出这本书,摆明了是要给各队一个下马威,要我们自乱阵脚。若其中真是有用地东西,他们怎么肯大白于天下?领队大人还是预先有个打算才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真要是所料不差,艺不如人,咱们也是无法。”
领队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在室内踱了几圈,然后说:“既然如此,就需得先做些功夫了。总要想方设法,在前两轮不要遇上太极书院地队才是。只要我们能拿个第二回去,多少也能交差了。我这便去想想办法,诸位先生还是多多谋划,总要搏个高低,切不可丢了士气。”
说罢,领队便急急出门,寻找门路,活动去了。参赛的三人,一人手中一部《算学题解》,一边研读,一边赞叹不绝。
其他代表队中,也都上演了相似的一幕。《题解》中地许多难题,在很多以算学高手自居的代表眼中,也具有相当高的难度。然而书中,提出了许多巧妙的解题思路,将这些难题一一轻松攻克,更是给各队极大的震憾。此书带来了两个效果,一来使各代表队对太极书院的算学实力,有了一个重新的估计;二来书中一些公开的难题,也使各代表队对自己的准备工作,不得不重新修订了方案。
但是许多代表队想不到的是,其实此书透露出的太极书院的算术水平,不过是冰山一角。事实上,这部书的原型,是书院中几个算学学生为义学编的一本趣味算学入门教材,经充实后出版的。其中的内容,基本上书院的普通学生都能轻松地解出来。在算学这方面,太极书院确实是远远地将其他代表队抛在了身后。
第二十三章 演出开始了
加竞赛的八个书院,捉对厮杀。
抽签结果已经在前两天便公布,太极书院第一场便要登场,其对手是来自并州的晋风书院。如果获胜的话,则极有可能与同组的国子监算学馆队相遇。而西子书院则幸运地避开了太极书院这一组,并未遇上太为强大的对手。
此次算学竞赛不仅引起了整个长安各届人士的高度关注,海内算学名家,也多有光临的。参赛当天,更有数不清的皇族权贵、名媛贵妇,光临现场。而魏王李泰及礼部尚书李百药作为朝庭代表出席。其他王爷、皇子、公主、郡主等多有光临者,坛侧贵宾席上绫罗伞盖林立,场面极为壮观。
然而更为壮观的,是范阳太极书院的助威团。虽然在入场时经过国子学的协调,只有二十名助威团成员入场,然而这二十名大汉个个手持彩旗,或是写着“太极书院”,或是写着“范阳雄风”,一个个岿然肃立,齐齐地排成两排,望去当真有不动如山之势。
太极书院的观光团更是让人目瞪口呆。只见来人足有百几十号,其中不乏拖儿带女、老少齐上阵的。这些人不仅打扮花花绿绿,更有不少孩子,手拿各种标语条幅,更有的口叼竹哨,手拎铜锣。还有几个胖子,挺胸腆肚,居然锁呐、大鼓、钹等家伙式带了个全,搞得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