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页)
查探城中的所有教坊,帮本王寻觅才貌双全的绝色女子,然后报告本王,若是找到极品,本王重重有赏。”
林星升起一种荒谬的感觉,端王是个什么人啊,小小年纪居然就玩厌了青楼女子,现在居然要将魔爪伸向清纯的教坊女子,看来这京城的女子,只要是美女,就逃不出端王的手掌心了。更荒谬的是,自己居然负责帮端王物色美貌女子,这真是作孽呢!
想到此处,不由有些打退堂鼓道:“王爷,这下官还得去工部”
端王大手一挥,道:“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明日本王就和工部尚书说一声,以后你就不要去报到了,挂名在工部,当个虚职,每天你就负责帮本王办事吧。”
事到如今,林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好无奈地答应。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一旦被自己看中的女子,就会落入端王的怀抱。
当下说说笑笑,喝完一杯又一杯,各自潇洒,表过不提。
且说从撷芳楼尽兴而归,三人各自分道扬镳。林星走在大街之上,凉风轻轻一吹,将酒意也吹散不少,他想起端王交代的任务,想到择日不如撞日,反正自己没怎么喝醉,干脆就先在城中走一走看一看,见识一下汴梁城的教坊也好。
教坊始于唐朝,最初是一个官署名。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714),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此后凡祭祀朝会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俗乐。
到了宋朝,教坊已经不再是官署,而是演变成民间学习音乐的场所,天下不少绝色名妓,就是出身于教坊,不但容貌无双,又能歌善舞,深得达官贵人心爱。
走不了多久,就来到城中一座颇为有名的教坊,名叫相思坊。是个清雅幽静的去处。林星站在教坊下,听着坊中传出的阵阵悦耳之声,情不自禁地吟道:“骑马依斜桥,满楼红袖招。”
不知这相思舫,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二章 师师风情
更新时间2011…8…11 23:20:21 字数:2059
书接上文。
悠扬的琴音伴着几声丝竹声,奏响出动听的旋律,林星驻足聆听,一时忘记了走路。
直到音乐结束,林星才回过神来,努力使自己走出方才的天籁之乐营造出的世界中,然后想起此行正事,缓缓步入相思坊中。
走进教坊,立刻被浓浓的娱乐气氛包围着。在这间雅致的教坊中,摆满了各式乐器,丝竹管弦、琴瑟琵琶、羌笛古筝、不一而齐,除了乐器之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彩带飘扬,随风飞舞,显然是供舞者使用的道具。林星走进去的时候,只看见相思坊中分立着六七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均是长得粉嫩水灵,秀气可爱,让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小姑娘们在一个中年人的教导下,认认真真地学着各种唱腔,高音低音齐声附和,很是悦耳,配合轻快的舞蹈,像是在彩排一样,气氛融洽,朝气蓬勃。
林星站在坊中,看得出神,一动不动,像雕塑似的站着。
正在排练的人们十分投入,过了一会才发现林星这个不速之客的存在,那中年人示意小姑娘们继续排练,自己则走过来,基于礼貌问道:“这位兄弟,请问你有什么事么?”
林星看了看这些小姑娘们,大都只是十三四岁,若实话实说,告诉中年人自己的目的是替端王来寻找“小妾”的话,未免太过荒唐,虽然说古时候十三四岁的女孩就嫁人的很正常,但是自己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很难接受“幼妻”的这种思想,所以,林星不得不斟酌用词,想了一个借口,道:“在下林星,是工部员外郎,虽然官职不大,但是我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音乐和舞蹈。久闻京城教坊众多,我打算从中挑选出一批优秀的苗子,将她们培养成才,然后捧红她们,让她们实现梦想和价值。”
虽然这番话说得很拗口,很多词语还带着浓重的现代口音,但是大概的意思,那中年人却是听懂了,说白了,林星就是“星探”,前来挖掘人才的,那中年人听完一喜道:“什么!你是来挑选人才的?”
林星点点头,打算坚持这个借口,绝口不提替端王找美女之事,道:“不错!”
那中年人惘然置信,欣喜不已,随即又摇了摇头,有些谨慎道:“小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