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页)
赵小二和王特派员的事也都在《光棍》一章提过)。狗娃和刀疤伤这一战是庙和村历史上最惨烈的战斗,刀疤伤对庙和村人惨杀也是庙和村历史上最为惨忍的一次灭绝人性的屠杀。所有这些都已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渐渐被后人淡忘。新生清楚记得自己读小学用的课桌还是寺庙大门的木板做成。大门的厚木板虽然劈成两块,但课桌仍有十公分厚,有的课桌还带有被大炮击穿的大洞。现在这些课桌都已不存在了,不知是被村人当柴烧还是被人收藏挪为它用。
二
解放后,寺庙改为学校,庙和村人和附近的乡邻把它叫着寺学,寺学没有经过大的改修,只是把庙房改变成学堂,原来的和尚换成先生而已,其它的还都保持原样。那时的寺学不同现在的学校,它的课程还是以古文学为主,计算课是辅助课。计算课也不同现在的数学课,计算课只是教如何丈量土地和建房屋有关的几何学。现在新生的父辈人还能脱口背出有关的《三字经》《论语》等词句,对土方的计算和有关单位的换算仍很熟练,现在的学生能知道一亩地等于多少平方米的,恐怕不多。寺庙遭到空前破坏的是在那场全国浩劫运动中。寺学停课,庙房里的一切佛像遭到打砸,这仅是浩劫的开始,造反派们还发疯的烧毁庙房,扒掉寺墙。寺庙面目全非,变成一堆堆废砾。造反派仍没放过寺庙,还把寺庙当成批斗会场。光棍的娘曾在寺庙里挨过多次批斗。
新生读小学时,已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时的校舍大都是利用寺庙的废砖瓦建的。寺庙的砖瓦,用现在的话讲都是古砖瓦,大都是清朝时期烧制。砖是青砖,大而厚,其长抵得上现在砖的一倍长,砖的两头面有一个凸出的竖字和凹进的一个一字槽。村里老年人把这砖称为阴阳砖或叫夫妻砖,建房磊墙时,砖的凸竖刚好卡进砖的凹槽里,建好的房墙很结实也很牢固。还有一种是扒砖,是专供铺在房顶上面,然后在其上面铺瓦,这种砖是方形的,有半尺长宽,很薄,砖的正面有不同的字样和图文。现在,阴阳砖瓦和扒砖在庙和村学校是一块也找不到了。那么多的砖咋会一块不见呢?新生听说,是学校在拆除旧房建新教学楼时古砖大都被毁坏,个别完整的砖被村民捡回作它用。这是庙和村小学古物最后一次彻底的摧毁。
家乡的学校是新生他们这一代人儿时的摇篮和乐园。夏天,新生和小伙伴放学后一起跳进清清的河沟里游泳,往往是忘记回家吃午饭,大人从河里找到自己的孩子时,小孩子的黑黑的屁股上总要挨上几巴掌。在爹娘的打骂声中,小伙伴哭着回家。小孩子虽然怕大人的巴拳,但太阳的烤晒是难忍,清清的河水和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更是诱惑着孩子,小孩子抵不住诱惑便一个个又跳进水晨,哈哈的嬉闹着,结果是,孩子的屁股上又挨了几巴拳。常挨打的孩子开始变得精灵起来,放学后不在下河游泳而是匆匆吃过午饭去上学。大人看孩子放学后不再游泳,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自己的巴拳教育是起作用的,更是相信“孩子不怕,不成才”的至理名言。后来,大人发现巴拳教育对孩子来说,效果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的明显。大人吃罢午饭后,只要到学校看一看孩子,便会站在学校前的河沟岸上破口大骂,自己原认为得意的“孩子不打,不成才”的至理名言古训却被孩子在河里糟蹋得一片糊涂。
孩子们上学游泳这个秘密还是老师告诉家长的。孩子午饭后到了学校便跳进河水里,由于不必担心害怕大人过来打屁股,个个在水里尽情玩耍,往往是上课铃声响了,孩子还听不到,老师只好过来喊叫,正在水里的孩子看老师过来,爬上岸,抓起短裤就往学校里跑,总有个别记性差的学生跑进教室还光着屁股蛋,学生哈哈大笑,弄得老师哭笑不得。那个时候,*岁的小男孩光着屁股游泳在农村是司空见惯的,更不说八岁下的小孩子了(现在甭说*岁的孩子,三四岁的小孩子游泳也穿上游泳裤头)。老师无奈,只好把孩子游泳的事告诉家长。气忿的家长,午饭后躲在河岸孩子看到不了的地方,发现孩子在河里游泳时,自己就站在岸上喊着孩子的名字骂。孩子看见大人就象老鼠见猫一样的怕,上岸就跑,大人在后面追,结果是跑得出汗的家长揪住孩子的耳朵往学校里走,孩子的屁股比前挨得更狠。有的大人看见孩子游泳并不喊骂孩子而是自己下水把孩子托浮上岸,狠揍。这样的大人往往是孩子的父亲和兄长,小孩子最怕他们。小孩子真的不敢在学校前的河水里胆大妄为游泳,不管怎么说,大人的拳揍脚踢还是疼痛的。但小孩子仍往河里跳,只是在水里洗下便匆匆上岸,这样既凉爽又不易让大人发现。所有这些对新生而言现在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