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4/4 页)
多,只有那些道行极深的人才能够做得到。至于能否自由穿梭阴阳两界并且带着魂魄回来。这等于是逆天,赖某感觉不太可能。”
“那么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又该如何解释呢?”
“这也是赖某感到迷惑不解的地方,如果按照佛教的说法,魂魄再次转世投胎应该是完全丧失掉前世记忆的,不可能像转世灵童那样清楚的记得前世和保留原先的生活习惯。所以人死转世投胎的学说其实漏洞很大,应该就是佛教传入中原以后人为臆造出来的,否则自我循环的说法无法解释尘世人口越来越多的事实。赖某认为人死后**毁灭,魂魄必定下行另一虚空,而且比在尘世时的寿命要短得多,俗话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这是夸张了些,但灵气越是充沛的虚空寿命越长这点是肯定的。”
莫残道:“你说过《易经》中记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果下行无数个虚空,岂不是从出生到死亡甚至短的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了。”
“正是,‘三千繁华,弹指刹那’,上行无数虚空的生灵回头看我们尘世也是如此,你我感觉这人生从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然后慢慢的老去,日子似乎是很漫长,不过在他们的眼里也不过是一刹那而已。”
“这么说我就懂了,”莫残若有所悟的说道,“私塾的穆先生曾讲过‘一枕黄粱’的故事,那卢生荣华富贵的一生看似漫长,其实也不过是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这其实隐喻了虚空之间的差异。”
“远古时的尘世灵气远比现在要充沛,因此那时候修道之人也多,遗留下不少的修行典籍以及传说。如今灵气稀薄,能够得道飞升逆行去到上一层虚空的人寥寥可数,总之是越来越艰难了。”赖卜唏嘘不已。
若是按部就班的修行,就像佛寺道观的那些人恐怕到老死的那一天也来不及得道,所以必须要找到一条捷径才行。而这一点自己心里已经有谱了,那就是开启灵界通道之门然后设法溜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