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室麾下的各诸侯国被周王召唤,列国会盟之后联合出兵把北方的胡人如戎人、狄人、一些叫不上来名字的胡人一举击败,使这些胡人逃向更加寒冷的北方。后面这些逃亡的胡人,他们的后裔成了盘踞在东北深山老林的东胡。
可能是经历过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各国不断向外扩张的“传统”被大秦继承下来,“野蛮”的秦人血管里留着名为“扩张”的血球,现在大秦上下正准备继续干楚国在灭亡之前都没干完的事情,那就是把南方的山越人、桂越人、闽越人集体撂倒在地,然后再好好融合一下,使他们幸福地成为华夏的一员。
为什么会描述以上那些?好吧,其实是在舞姬退下后,身为主人的赵高在炫耀自己的博学,天南地北的一阵胡侃。
总归在赵高说来就一句话:大秦狂拽酷霸Diao炸天外加高端大气上档次,攻下南疆是迟早的事情,有想要去南疆建功立业的人可以找他。
在场的武人其实很心动,始皇帝已经决定集结五十万大军南征,其中多达四十五万人是整编自原六国旧军或者拉到的壮丁,只有不到五万人是大秦劲旅。他们这些正统的大秦军官如果去了南疆军团序列,再被赵高稍微操作一下,那大量立功的机会下官职还不是“蹭蹭蹭”地往上升?
“这一次机会可是很难得的。”赵高似乎比较得意:“君上正忙于骊山还有全国的驰道,右丞相(隗状)与左丞相(王绾)在忙活君上的出巡事宜。南疆军团的事情君上就交给了我与廷尉(李斯)、国尉(屠睢),想来他们还是会卖点薄面予我。”
在场的武人都是一副振奋的模样,可以想象得出来是被赵高的一句话鼓舞得激动了,而吕哲则是眨了眨眼睛,心里有点诡异的想:“该不会历史上的南疆军团就是被这弎一搞,然后被彻底玩坏了,导致大秦都快灭了,五十万南疆军团却怎么都不回军吧?”
………………………………
写到这其实很犹豫啊,主角面临双线的选择,以后是在长城军团混呢,还是去南疆军团?每个选择都会产生使本书支线分割的不同后果。xh123
第七十九章:重重疑惑
感谢通冥小草的再次打赏,也谢谢不想飞的猫的评价票(投了几星来着?)
………………………………………………
后世对大秦的灭亡说法总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秦国律法严苛,有的认为是出在一部分奸臣手中,更有一部分人荒谬的认为是天意。
从陈胜吴广叛乱开始的公元前209年,到巨鹿之战之前的公元前207年,两年的时间内秦军都是依靠郡县兵在与叛军作战,了解大秦郡县兵的话会知道这与边军差不多是两支不同的军队。
在叛军一度进攻到函谷关附近,离咸阳几乎是近在咫尺的情况下,大秦是依靠骊山刑徒整编来的军队,而出任大军统帅的人选竟然是时任少府的章邯。
秦时的少府是干什么的呢?只不过是一个掌管皇帝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的官职。
好吧,一个掌管皇帝私人生活和财产的人竟然成了临时拼凑起来大军的统帅,这该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不得不令人疑惑,大秦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都去哪了。
同时这个时候大秦还有两支精锐的兵团在一北一南的边疆。北方的长城要塞还有三十万的大军,南方更是有超过五十万的南征军。他们不知道是没有接到命令,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竟然在帝国烽烟四起的时候没有做出反应。
而事情就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自第一场叛乱开始,看似强大无比的强秦竟然在两年内将费劲千辛万苦攻下的原六国疆土丢个干净。各地的郡县兵也在各自为战中被各个击破,整个大秦在抵抗叛军的似乎只剩下章邯所率领的刑徒军团。
后面长城军团倒是有所动作了,不过多达三十万的兵团调入国内的只有十万,这支部队在王离的率领下与章邯的刑徒军团合兵一处,结果只是冒个泡就在巨鹿之战中全军覆没。
老天!能与野蛮的匈奴人酣战的长城军团,能将匈奴击败的精锐之师,十万人竟然只是稍微冒个泡就没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荒诞的局面,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秦军一败再败,还有人认为秦国真的是因为律法严苛才导致灭国之祸的吗?
认为律法严苛是秦国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跟,自商鞅变法的公元前356年到秦国灭掉六国的公元前221年,秦国的律法已经足足存在135年。如果是律法的关系使得秦国灭亡,那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