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页)
甚至这二十年来,铁路三十一局欠老纪的施工费,多大数千万!
“老纪,这是上云庄的现场负责人张小云张队,这是技术负责人舒城舒部长!”纪胜利由魏建带到工地,介绍张小云和舒城道。
魏建向来以站改能手出名,毕竟他是线路工出身,和纪胜利是老合作伙伴,不知道多少个站改都有过合作,彼此间很熟悉。
“张队、舒部长好!”老纪和两人打招呼道。
舒城对老纪很熟悉,当然这只在前世,老纪个头不高,身材偏胖,满脸的皱纹,洒的黝黑黝黑,显然经常在工地溜达。
“你的技术员都到了吗?”魏建问道。
“还没有呢,我这不是打头阵吗?明天技术员就到了,我先来熟悉一下场地,看看需要多少人,我好安排相关人员进场。”纪胜利回道。
“恩,关于上云庄的事情,就由舒部长给你讲解一下吧!”魏建点头,随后对纪胜利道。
“好的,舒部长,那就麻烦你了!”纪胜利对舒城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这里有一份配轨图,你先拿着看看,等明天你的技术员到了,我对他进行现场交底,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到时候不懂的地方,我们现场解决,纪老板觉得怎么样?”舒城建议道。
纪胜利对站改也懂,问题是他这个施工队,肯定不会只干上云庄站,纪胜利也不可能一直呆在上云庄站,所以舒城直接给配轨图,让纪胜利了解上云庄的相关工程量。
关于上云庄道岔几组,铺设多长线路,其中p60线路多长,p50线路多长,需要多少根异形轨,多少三型枕,多少新二型枕,多少电容枕,在配轨图中,都能获得这些最为基本的资料。
只要干过站改的人,拿到这张配轨图,就能看明白。
“没问题,我也觉得这样最好,毕竟我不可能天天呆在一个站内。”纪胜利几乎是举双手赞同道。
虽然说等技术员来了再交底,但魏建还是让纪胜利跟自己在上云庄走了一遍,将大体的改造内容讲解了一下。
当然,这些讲解的过程,都是舒城来完成,魏建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魏经理,那道砟、岔枕和轨枕什么时候到呢?”走了一圈之后,纪胜利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没有这些东西,站改改造的活的没法干,虽然昨天来了大里程的两组岔枕,但没有倒运进来,主要原因还是施工队没有进场。
“轨枕今天下午便开始进场了,进场了之后,明天你的人来了之后,先去项目部领料,进行硫磺锚固,我的建议是,先铺旱道,等摆完轨枕和钢轨之后,再铺设道砟,最后再起道。”魏建建议道。
硫磺锚固是以一定配合比的硫磺、黄沙、水泥和石蜡混合加热熔化成胶体,注入轨枕的预留孔中,作为固定锚固螺栓的介质。通俗的说,硫磺锚固,指的是将螺纹道钉,锚固在轨枕的预留孔上,使其可以上弹跳扣件等设备。
而旱道,指的是在铺设轨枕和钢轨之前,在底面不铺设道砟,直接在路基上铺设好线路,最后将道砟倒入铺设好的线路上。
起道,顾名思义,道指的是轨道、线路,起道就是将线路抬起来,抬到设定的标高!
“我也这样觉得,因为我听说你们这边的设计道砟厚度是30公分?”纪胜利问道。
舒城回道:“设计上的道砟厚度的确是30公分,但是因为部分老路肩过高,为了顺新路基的坡度,有些地方的道砟厚度,恐怕不到30公分!”
“那还要不要底砟?”纪胜利皱眉问道。
“不用,这边的站改,都不用底砟。”这一次,是魏建给出的回答。
道砟,在外人看来,只有一种,便是我们在铁路上看见的石头,我们在铁路上,能看见的这些石头,称之为面砟,在面砟的下方,还有一层道砟,这层道砟比面砟细很多,和沙子差不多,这层也称之为道砟,不过叫法不同,在铁路上,称之为底砟。
所以,道砟的组成,由底砟和面砟组成。
关于底砟和面砟的具体厚度,铁路施工规范上也有相应的规定,但各条铁路的设计也有不同,一般情况下,轨底往下65公分,便是道床的厚度!
泽西线的设计有些奇葩,让舒城都看的头痛,如果铺设了底砟的话,面砟直接就没法铺设了,所以经过和建指及设计院的沟通之后,决定取消底砟,只铺设面砟!
“成,只要项目部及时供应轨枕、道砟、岔枕,工期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