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息,倒教人更加难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此时院外更声忽至,午时已到。
新的一年来了。四人于窗边并肩伫立,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各有所思。
9
第 9 章 。。。
瑄儿正想说些吉话佳言来调解气氛,却突然想起一事,偏头问道:“玉璃是什么事物?”
水君玥置若罔闻般,分毫未动。
安景华却同样一脸疑惑。
瑄儿以为大家不明自己所指,又补充道:“就是那箭头上所写的玉璃二字。”
云瑾皱眉,凝神细想良久,方道:“我南疆有一传世神石,名为‘璃’。形如蛟,泽如碧水,莹润而通透,对月而照如有活物。但那最奇之处在于,金石划之竟了然无痕,就此而言,似玉非玉。”
水君玥断然摇首:“不,它是玉。”徐徐解释道:“天南关外的滇国,产有一种硬玉,名唤翡翠。在当地亦十分稀罕,流通入关的则更少之又少。故而炎朝中识得之人寥寥。南疆之内发现该物,应是头次。”
云瑾一阵沉吟,道:“如此这‘璃’便是那人所言之玉璃了。只是‘璃’一直存于南疆水家老宅,他令你携之相见,却是何意?”
水君玥接下来的回答却令云瑾大吃一惊:“水家现存之‘璃’,是赝品。真品已被我娘转移到了别处。”
原来,二十多年前,生下水君玥不久的水绮被家族驱逐,赌气之下竟将传世之宝一并带走,本想待得些时日,家人不予追究后便随身带回。不料那做族长的父亲铁面无情,竟派人屡屡追捕。水绮觉得将其放在身上多有不便,又不愿就这么还回,左思右想,寻了个玉匠造出件假物,悄悄送了回去。真正的‘璃’则另觅佳址,妥善藏了。
当时水君玥仍在襁褓,自是对此事毫无印象,那藏玉之所实是由义父风之卿转告。风之卿多年前说起此事时,面带微笑:“若无那块‘璃’,我与你娘就无缘见面不相识了。她当年是看到那玉璃堂的门匾,才决定进来暂避风头的。如今你也懂事了,我就可将那处地址告知与你了。至于如何处理,便由你这个水家后人自己定夺罢。”
瑄儿听到这里,问道:“那师兄一直没将真玉还回去吗?”
水君玥冷冷道:“我同那里早无瓜葛,其传世之宝真假与否又与我何干?”
瑄儿一时语噎,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云瑾虽未到过南疆,但因自身所学医理传自那片土地,早早怀着一份向往之情,更不愿这天赐的瑰宝不知所终,想了想道:“不若将那真的玉璃取回,换出假玉璃,冒充真品带去与那人相见,可好?”
瑄儿拍手道:“这主意好。”
安景华忍不住出声道:“要万一被发现是假的,恐怕不妥吧?”
云瑾白他一眼:“那假的玉璃放在水家这么多年也没被发现,可见其足以以假乱真。”又转向水君玥道:“玥哥哥,这事不如交给我来办吧。这段时间你自可放心练功。”
水君玥不再多想,点头应了。
接下来的日子极为平静。
除夕那夜暗送箭羽之人也不曾再来。
先前告假归家的教众都已陆续归来,玉璃教上下在安景华的代理下井井有条。
水君玥开始长期闭关。
安景华忙至元宵,终将未来一个月内的大事都安排妥当。又告知各堂各部管事,若遇紧急要事,暂无需惊动教主的,可请教中八位主要领事共同商议。
如此紧赶慢赶地提前准备,皆因云瑾的换玉之行,安景华放心不下,决定与云瑾一同前往之故。两人同行早有默契,安景华仍替云瑾备了马车,铺上厚垫,又将云瑾精心准备的器具放置其中,二人缓缓上路了。
日前从水君玥处得知那藏玉之所后,他二人方知目的地其实只有一个——南疆。当年水绮初入江湖,对其它地方并不熟悉,于是仍选了南疆的一处深山密林埋下玉璃。虽无机关密道,但人迹罕至,并有着最好的天然屏障——浓雾。一般大雾天气多见于秋高季节,清晨时分。这处密林却因地势低洼,湿气厚重,于是浓雾日夜笼罩,常年不散,十步之外视物很是困难。
所幸云瑾所带之物中有信鸽。鸽感知方向全凭直觉,即使视线受阻飞行亦无偏差。如此万备俱全下,本应十分顺利。
怎知世事难料。半个月后,水君玥清晨起身,寝殿窗台上一只花斑灰鸽,侧头而立。
正是云瑾带出的雨点。
10
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