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第3/4 页)
在座众人的意见都很统一:那就是河套绝不能丢。该地虽然人口不多,经济落后,但却扼守关中进入大草原的咽喉要道。而且此地位于黄河边上,水草肥美,是好的养马场所。如果丢给了周军,那唐军便仅剩下陇西一处养马之地,战马的补充来源便会大大减少,使骑兵的战斗力下降。
而且,河套也是战略地位相当重要的要地。从河套南下到关中,仅有六多里,且全是一马平川,骑兵两天之内便能踏马壶关关外。而一旦壶关被破,关中的北大门便畅开了,长安会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不管是从军事上还是战略上,河套都是一个必争之地。
李建成在会上便趁势提出,请求李渊派他再领兵,前去援救河套。而他的理由也比较充足:之前河套在周军手中时,便是他率军夺回的,有在河套作战的丰富经验,对河套的地形和风土人情也很熟悉。
而属于李建成一系的大臣,如裴寂、段志玄、张宝德等也立刻附和。
不过,李渊却是考虑到,自己刚刚才下令,宣布李建成一年之内不得领兵,如果现在又让李建成单独领兵,就显得有些朝令夕改了。于是,他还是决定,让李世民领兵二十万前去援救。
而李渊对李世民的期待也很高,要求他不但要夺回河套丢失的十余城,还要趁势杀入河东,争取将原这个李唐起兵之地收入囊中。
……
月二十七日,李渊为李世民在渭水北岸举行了誓师大会,然后二十万唐军便在李世民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开赴河套。
四月五日,北上的唐军主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五原郡境内,而得到风声的罗成和罗士信,则率领周军退到了丰州,他们将步兵留驻城内,骑兵在外围游弋,威胁唐军的粮道。
由于周军的骑兵,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高于唐军,加上罗成和罗士信按照宇明的布置,在唐军主力到达后,便再也不发动进攻,只以骑兵对脱离大队唐军的小股部队发起突袭,使唐军一时之间也难以歼灭周军主力。
虽然在四月十五日时,唐军便夺回了丰州,但从五原到榆林的广大区域,却一直有周军骑兵活动,使李世民也不敢放手向河东进发。他也十分清楚:只要自己的主力离开河套进入河东,罗成等人必然卷土重来,河套诸城皆难保。届时,自己将会同时面临河东周军和河套周军的两面夹击,陷入不利的局面。
就在李世民在思,如何才能将罗成诱出,择一有利地点将其主力聚歼之时,南方却是风云突变。宇明在洛阳城外举行了誓师大会,宣布十五万周军将分大举南下,收复荆襄。连同原本就在江夏、巴陵等地的留守周军,宇明投入的总进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之巨。而荆襄之地的唐军最高指挥官李孝恭,手中的兵力一共还不到十五万,如何抵挡得住?
于是,虽然周军才刚刚从洛阳出发,但预感不妙的李孝恭,便已经将求救之信,派人用八里急报的方式,送到了李渊的御书房内。
李渊得知周军主力竟然出现在了荆襄之地,也是大吃一惊。如今关中唐军虽然还有十万,但他却是不敢将其全部调往荆襄。那样一来,关中必然空虚,万一洛阳的周军再进行西征,关中恐怕就难保了。
可如果在保证关中防守力量的同时,再调兵支援,他却只能抽得出十五万军队。
而这十五万大军看似不少,但调往荆襄之后,加上当地唐军也不过十万。和周军相比,兵力并不占优势。而且,李渊还知道周军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这样一来,唐军想要取得胜利非常困难。
可如果就此放弃荆襄之地,周军便可直抵巴东城下,威胁李唐的大后方巴蜀。而一旦巴蜀有失,则李唐将再无争霸天下的可能。
在这个时候,任何人都看得出,仅仅只有关中一地的李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拥有河东、河北、辽东、山东、河南、江南、荆襄等地的周朝的。
真要出现了这种局面,只怕此时自己身边的大臣和武将们,便会纷纷私下接洽宇明,商量如何出卖自己,然后投降周朝的事了。
所以,在目前周朝已经在地盘大小,辖区人口,军队数量上占据上风之时,李渊如何还要保持部下对他的信心,就决不能再丢失荆襄这样一块重中之重的要地。
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就算倾其关中之兵,也难以救下荆襄,而且关中也根本不可能不留重兵防守。
想到这里,李渊的头便又痛了起来。
虽然他可以让李世民率军返回关中,再出兵荆襄。但这样一来,河套恐怕便又要丢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