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2/4 页)
充在掌控东都之后,亦不敢对裴家过,否则他的内部就先要乱起来。
“以裴家在东都的根基,想要东山再起,掌握洛阳局势并不难。”斛斯政长期担任兵部侍郎,对朝中情况十分了解。“王世充原先一直担任江都留守,被调到东都任兵部尚书也不过两年时间,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自己的班底,很多部下都是裴党之人。他之所以后来能掌控洛阳局势,乃是因为在杨广去江都之后,掌握了禁军和城卫军之故……”
“斯政,通俗点说,就是枪杆里出政权,是吧?”宇明微微一笑道。他知道,在场的众人恐怕都会认为是长枪,而绝想不到他是说的火枪。
斛斯政脸上露出惊异之色,点了点头道:“周王这个比喻真恰当,在如今乱世之中,王世充知道自己只有掌握了军权,才有机会掌握朝政大权。所以,他在杨广南巡江都之时,利用自己是兵部尚书的职务便利,将禁军和东都的城卫军,从高级将领到基层军官都换成了自己的人。实质掌控了这两支部队。裴矩和裴蕴虽然在朝中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正面冲突时,那些只能逞口舌之利的官员如何敌得过蛮不讲理的大头兵?所以后来红袖夫人通报王世充夺取了洛阳的政权,立杨侗为傀儡皇帝,封自己为郑王时,斛某毫不奇怪……”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分析道:“不过裴矩在朝中的影响力过于庞大,而且裴家的势力也不局限于洛阳一地,而且王世充对于自己能不能夺取天下也心中无底。毕竟他起兵较晚,地盘和兵力都远不如其他几诸侯。和裴家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故只软禁了裴矩和裴蕴等人,想给自己留一条后,以备万一落败之后,和裴家还有回旋余地。”
“斛某虽然不知道这时裴矩心中是怎么想的,但料来定是决定隐忍不发,等待时机东山再起。而李密和王世充自去年八月以来,便连续交战,王世充连战连败,最后连虎牢关也丢了。忠于他的精锐部队大多折损严重,他在军队中的威信大降,很多军官都不看好他。在这种情况下,裴矩便有可能通过他的影响力和过去的威望,说服一些部队投诚于他,然后发动兵变!”
“而王世充由于这时的注意力全放在李密身上,对洛阳内部出现兵变的估计不足。加上他的威信又大丧,在这种情况下,裴矩又有在原来隋军中威望甚高的将领族弟裴仁基相助,则有很大机率兵变成功。”斛斯政这时侃侃而谈道。
众人此刻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斛斯政说的可能性的确存在,而且估计真正的事实也就跟他刚才分析的**不离十。如果洛阳落入了裴家手中,那天下的局势恐怕又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了。
长孙无忌这时却不以为然道:“斛大人,裴矩如果起兵很早,或许还有一争天下的可能,但如今就算他接收了原来王世充的势力,也不过仅限于洛阳周围的弹丸之地而已。他几乎没有回旋余地,也没有可供大量征集的兵员和产粮区。即使裴家门生广布天下,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无忌兄,我想裴矩也是一个老奸巨滑之人,我们都能看到的问题,他定然也会看到。且必定也在冥思苦想,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境。”宇明这时方出言说道:“本王觉得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作你们是裴矩,面对被我、李渊、杜伏威、萧铣四大势力包围的困局,该如何应对呢?”
长孙无忌听闻之后,目光闪烁,他思考了片刻,方沉声说道:“那得看裴矩有多大的野心了。如果他是想当皇帝,那便只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趁眼下几大势力都在吞并周边小势力的时候,迅速取得一块起家的地盘,离开洛阳这个四战之地。同时联弱击强,在几大势力的夹中求得生存。待实力慢慢恢复起来后,再从长计议。”
徐世绩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道:“长孙大人和徐某想的差不多。徐某也认为,裴矩会力图取得一块让他有回旋余地的地盘。围棋有句术语:金角银边草肚皮。这话放在天下之争中,也可这样说。洛阳位于天下正中,影响最远,但却因此成为四战之地,从中原起兵,会面临四方的敌人来袭,没有缓冲发展的时间。我原来所在的瓦岗军,虽然兵多将广,起兵又最早,号称最强大的造反势力。却也迅速败亡了。”
“徐某以为,以裴矩之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所以,他想取得的地盘应该在天下的四角上。即关陇、巴蜀、河北、江南等地。可现在这四个角都控制在我们大周及杜伏威、李渊手中。他若要取此地,则只能从别人手中抢。”徐世绩正色道。
红袖这时却有些疑惑道:“徐大人,您说裴矩会从我们这几大势力手中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