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1/4 页)
钟��币斗愕溃骸叭盟涡嘶��胱硬牡摹!�
“第十旅过不了江,就沿江西进,逼迫东流,估计曾国藩渡江的可能性比较大,那就别管他了,这次战役的目标,告诉颜永京和库科奇,就是全取江南,包围湖南,让林文明节制常胜军,和第一旅攻打石门镇,颜永京节制第二旅攻打湖口,说服李秀成,和靖海师一起攻打九江,如果英国人的炮船加入战斗,那就暂时推出来,扫荡其它城市。第三师拿下赣州后,继续向南安发起进攻。”
“昌化的第三旅也开到徽州吧,另外上海警备军按照主力部队的标准,再装备一个旅,宁波、杭州各一个旅,即第十三、十四、十五旅,组建第六师。”
叶枫发完命令,颜永京的电报终于来了,他也要求攻打九江和湖口,水军可以制陆,同样的占领岸上要地也可以克制水军。
在密集的电波传送中,当天晚上终于敲定了新的作战计划,而此时霆字营刚刚迈出营地,浑然不知一张大网已经针对他们撒开了。
“禹生不愿意看到今天的场面吧?”等战事商量完毕,叶枫笑着对一直很少说话的丁日昌说道。
“战事方面,下官实在知之甚少,”丁日昌恭谨地应道。
叶枫摇了摇头:“禹生不用遮掩,你对朝廷还有奢望,对新政还有疑虑,这些我都知道,但是上海正在发生的变化你也看到了,新政可以强国,则以后不用担心洋人的坚船利炮,这是清廷做不到的,他们只会向俄国人出卖领土;新政可以富民,让老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有书读,推行教化,我想这应该是每个士大夫心中的理想了吧?”
如果说士大夫只是为了功名,丁日昌断然不会同意,对于读书人来说,守卫他们心中的纲常秩序非常重要,但是强国富民同样也是大义,丁日昌和赵烈文一样,对纲常的沦丧和强国富民之间存在的矛盾忧心不已。
面对飞速发展的上海,丁日昌同样感到很无力,只能尽他自己的努力去推行儒学,安抚民生,化解工业化中出现的矛盾。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290章 … 土地
新币发行,新式的银行在四省正式运营,加上各种鼓励性的工商业政策,民间资本被调动,上海的工商业投资呈现出飞速增长的状态,近代工厂纷纷建立,商业贸易非常兴盛。
商务部鼓励民间资本的发展,官方则侧重于引导并创造条件,江南本就是商业氛围比较好的地区,勇于弄潮者比比皆是,加上政府的宣传,因而形成投资兴办工商的热潮。
在工商业发展的条件方面,首先是航道的疏浚和铁路的修筑,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在这个时代同样适用,另外就是基隆和福建生产的蒸汽轮船,运输效率大大超出传统的航运,受到商人的热捧,基本上有船出来就能卖掉,甚至生产速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在上海的黄浦江和宁波都在修建新的船坞和造船厂。
在刻意引导下,新式工业也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机械化的缫丝厂、纺织厂、碾米坊、榨油坊等发展迅速,经营肥皂、布匹、煤油的杂货店也逐渐增多。
正如赵烈文所看到的那样,上海城内无奇不有,在杂乱的脚步背后,是一个节奏变快的近代化城市正在崛起。
与上海一样,四省境内因为扫清了战乱,税赋也变得较轻,财政部废除原本清朝的税赋制度,逐步推行新税制,比以往相比,新税制变得更加明晰和简洁。什么该交什么不该交非常清楚。
新地税赋制度废除人头税。统一以田亩作为计税标准,为了实施这个制度,并为内部治理创造条件,将对四省田地进行重新丈量。
关于土地制度,总督府内部有所争论,主要是叶枫和其他人之间地分歧。容闳在宪法中写入土地私有,被叶枫否决,叶枫认为土地也就国家领土,是属于国家的,如果土地私有的话,岂不是可以将国家的领土给卖了?
冯桂芬等人代表传统的地主和文人,认为土地自然应该属于所有者。当然要说土地是国家的。也未尝不可,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容闳则从资本主义地土地私有制入手,他认为既然公民财产权受法律的保护,那么土地作为财产的一部分,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叶枫否定了容闳的说法,他知道土地对中国的重要性,清末土地兼并严重,这也是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问题,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很多农民都没有土地,他们要生活就得租种地主地土地,为了保障地主地权益,他们必须交租金,而且还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