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页)
、银两,墨西哥鹰洋都可以使用,华夏联盟一直都还没有铸币,以前是限于立场,不能和清廷彻底决裂,如今也已经提上日程。
叶枫是想一步到位直接上纸币,但是考虑到民间的接受程度,还是决定先推行多轨制,也就是铸币的同时,也发行纸币,同时也接受大清的铜钱、银两和洋钱。
然后会通过政策鼓励纸币和华夏币的使用,接受各种货币的流通也意味着华夏货币会通过交换流通到其它地区,甚至成为别的地方的流通货币,纸币可能流通范围不大,银铸的华夏币却有可能,历史上洋钱就曾经在口岸流通。
新的货币与银行可以进一步激发联盟的经济活力,而且一举奠定了新经济的优势,依靠四省发达的工商业,必然向周边省份扩张,叶枫也希望凭此获得军事上难以获得的利益。
通过交谈,叶枫发现胡雪岩对金融这一块的理解能力很强,很快明白了货币、银行等方面的关窍,有时候想到的东西,已经不是叶枫所知道的,他甚至想让胡雪岩担任央行行长。
“国民银行的事得抓紧,处理完钱庄的事,请尽快上任,过几天有个欧美来的考察团,里面有一些金融方面的专家,到时候可以多问问他们。”叶枫嘱咐道。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274章 … 汉奸
夏中央银行与华夏国民银行的成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热闹,中央银行的挂牌几乎无人知晓,国民银行的组建倒是引起了一番热议,通过招商局发布的募股计划引起了商人们的浓厚兴趣。
从表面来看,银行的经营方式特别是存款给付利率和贷款低利率使得国民银行看上去就是政策性银行,但是敏锐的人可以从同时成立的中央银行通告看出这件事的意义,总督府很有可能整顿钱庄、票号。
坊间的传言造成了一定的动荡,甚至出现钱庄老板卷款潜逃,但是被警觉的上海市警察厅抓了回来,而通过报纸和广播的解释,总督府保证不会用行政手段干涉钱庄和票号的经营,这才使误会得以消除,市场得以稳定。
胡雪岩在商人中的声望并不高,但他还是展现出过人一等的手段,在他的努力下,国民银行对外募集一千万两资本金的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宁波、湖州的生丝商人,以及沪商、粤商、闽商都有参与。
国民银行挂牌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接受中央银行的委托,代发一百万华夏银元,一千万华夏铜元,并发行相当于一文的华夏纸币,规定一华夏银元可兑换一百华夏铜元,一华夏铜元等于十华夏文,一文华夏纸币等于制钱一枚。
总督府同时发出公告,原流通货币可以照旧在市场上流通,但是从即日起,总督府各级机构只使用华夏货币进行收付,不接受其它货币。并规定华夏中央银行是唯一合法的华夏币发行机构,除此以外任何个人和团体都不得另行发行华夏币。
“银元、铜元由于成色新、分量足,发行还算顺利,文币作为纸钞接受的人不多。不过根据计划,纸币的发行会慢慢推广,只要铜元和文币间的兑换率能够保证,接受的人便会越来越多。”唐廷植是唐廷枢的胞兄,原来在上海渣打银行工作过。现在是中央银行行长,负责监管金融市场,可谓位高权重。
叶枫点了点头,货币发行地核心在于信用,这个必须慢慢来,他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现代货币体系,如今看来还有很远的距离。
“央行的职能在于监管,我听说最近兑换比率有些波动,是怎么回事?”叶枫抬头看了唐廷植一眼,只要存在货币兑换。就必然会有兑换差价,可以从中牟利,央行作为监管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
唐廷植似乎犹豫了一下,才道:“市场上有些波动还是比较正常,国民银行那边一百万银元,一千万铜元都已经兑换完毕,换进来地大部分是银子和洋钱。”
“洋钱占了多少?”叶枫问道。
“有七成。”唐廷植道。
“七成?”叶枫愣了一下。忍不住抬头对唐廷植道:“七成?你现在才告诉我七成?”
这么大的比例,很显然是洋人在大量兑换银元,叶枫忍住怒气:“唐廷植,你告诉我,这七成的银元都去哪里了,有没有投向市场?”
“渣打、汇丰都有收,”唐廷植低下了头:“一百万银元,还不及一百万两银子,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叶枫现在非常生气,他当然知道一百万银元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数目。四省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已经相当于一个国家。
之所以不是大量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