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2/4 页)
控制着京师城门,所负责的人选必须是皇帝放心的人才行,再一个就是外戚不得掌实权,这是祖制。
周泰是跟着新皇在草原九死一生的杀出来,负责京畿安危的确能做到让皇帝放心,因此,两人都点点头,算是通过了这两人的职位调动。
郭兴见两人通过了,也很高兴,就说到“还有两个名额,两位老大人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提出来,我们今天参详一下”。
两人心里也是很高兴的,能给两个提名很不错了,这也跟郭兴手里没有可用之人有关,杨鹤想想说道:“臣举荐户部尚书姚崇跟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平,姚崇是龙朔二十年的状元,翰林出身历任知州。豫州巡抚,户部尚书,能力资历无可挑剔,陈平是龙朔二十年的探花,翰林出身,历任大理寺卿,工部侍郎,都察院御史,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在民间的声望很高”。
杨鹤提出了两个人选,张延玉的心里不是很好受,心说皇帝都说了我们都可以提出人选,你一下子提出两个是什么意思,郭兴听了杨鹤提出了两个人选没有表态,只是点点头说到“这两个人的资历都是不错,张阁老你的意见呢”。
张延玉说道“陛下,臣这里也有两个人选供陛下参考”。
郭兴一听,这位也是两个人选那好啊,就说到“哦,爱卿也有两位人选,那说来听听”。
张延玉正了正身形说道“陛下,臣举荐吏部尚书刘秉忠和工部尚书胡凯,刘秉忠是龙朔二十三年的状元,翰林出身,历任知州,皖州巡抚,都察院御史,吏部侍郎,吏部尚书,能力资质完全可以胜任,工部尚书胡凯,是龙朔二十年的进士出身,翰林院出身,都察院御史,翼州祭酒,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经验丰富,望陛下明鉴”。
郭兴听完是点点头说道“这二人的资历到是也可以”。
这样以来除了郭兴指定的胡老国公外,就有四个人选可供选择了,杨鹤对于张延玉也提出两名人选心里是一阵的不高兴,心说我是首辅提出两名人选没什么,你也提出两名,你心里还有我这个首辅吗。
郭兴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两位阁老,这四位人选,在年后朝议时进行讨论,选出两名,你们看如何”。
两人一看也只能这样了,年后在进行讨论了,索性现在好有不少的时间。因此也是都同意了,郭兴留两人在宫里吃了晚餐,言语中对两人是大加肯定,往后还要倚重两位老大人,两人是高兴的很,心里都对郭兴充满了好感。
年终大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比武了,今年参加的人数格外的多,达到了五百多人,分了十几个擂台来进行,选手们也是格外的卖力,都想挣一个名头,获得皇帝的赏识,经过几天的比试最终,十强出来了。
第一名是定北侯府的班岳,第二名是皇室旁支的郭元,第三名是翼州巡抚的小儿子吴勇,第四是镇国公府的蒋平,第五镇南将军府的刘松,第六是张阁老家的张震,第七是闽州巡抚的儿子叶之秋,第八是宗室勇郡王府的郭涛,第九是四公主驸马府的纪云,第十是宗室诚王府的郭跃。
郭兴的下旨加以奖赏,同时宣布,此次比武的前十名,年后统一到边关军队中历练,授实权军职,虽然是最低一层的军官,但是,这仅仅是开始,将门的都知道,这是最磨练人的一个职务,众人的皆大欢喜,为龙朔33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第五十三章 会试
新的一年开始了,正式进入了兴武元年,太上皇在新年之始就带着两位太后还有嫔妃们迁往离京师一百多里外的避暑山庄居住,郭兴是劝了几次也劝不住,按照郭威的想法是,自己已经退下来了,就多陪陪皇后他们,安享晚年了。
郭兴跟众位大臣们是送出京师十里。回到京师后,众臣们也没有闲着,第一件大事就是内阁大臣的选举,胡老国公是由皇帝郭兴同内阁直接下旨任命,成为第三位内阁大臣,老鲁国公之孙周泰接任为京畿统领,统领京师的八万大军。
周泰上任前,老鲁国公是再三交代,“泰儿,你就是一个孤臣,只对皇帝负责,其他不管是谁都不用理睬”,周泰是深深的记住这句话,一生对郭兴是尽责职守。
因为推举阁臣的事情,杨鹤同张延玉之间有了深深的裂痕,朝臣们是互相攻陷,两位内阁大臣都有自己的门生故吏,上奏的奏章多了,郭兴都懒得看了,无非就是弹劾对方的内阁大臣人选德行不够等等问题。
郭兴直接宣布,进行大朝会,四位内阁人选是当场辩论,一举定出两位阁臣,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