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第2/4 页)
。
一年以后,韦皋对薛涛的才情更加肯定,认为让这么一位稀世罕有的女才子,仅仅担任一些风花雪月的“花瓶”角色,实在是枉费其才,应该让她做一些更有价值的幕僚文牍工作。
于是,韦皋十分认真地准备奏报朝廷,请求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
无奈府中护军进言:“军务倥偬之际,奏请以一姬女为官,倘若朝廷认为有失体统,岂不连累帅使清誉;即使侥幸获准,红裙入衙,不免有损官府尊严,易给不服者留下话柄,望帅使三思!”韦皋觉得他说的不无道理,给薛涛申报任女校书的事就搁置下来了。
女校书之事虽未付诸现实,但在韦皋的心目中,薛涛似乎已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校书了。
他赠给她的一首诗,就这样写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当时薛涛的寓所,就在成都郊外的万里桥畔,家门前栽有几棵枇杷树。
韦皋在诗中,把她直称为女校书,并用“枇杷花下”来描述她的住地。
从此,薛涛的“女校书”名义不胫而走,而“枇杷巷”也成了姬院的雅称。
一经节度使韦皋的题诗称道,薛涛的名声不仅传遍了蜀中,而且几乎全国皆知。
当时的许多名士,争相与她诗词唱酬。
由各地前往成都办事的官员,也竞相以一睹薛涛芳容为荣。
谁若是能求得她的只言片句,更是喜不胜收。
被捧得飘然欲仙的薛涛,自然也不甘寂寞,亲自制出一种粉红色的小彩笺,用娟秀的小楷题上自作的诗句,赠与那些她认为合意的来客。
一时之间,这种诗笺成为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
曾经提携她的韦皋,嫌她太过于招摇,不免有些醋意,便借着一次慰问边地守军的名义,把她派往偏远的松州,希望她暂时摆脱成都的花花世界,头脑得以清醒一些。
善解人意的薛涛,明白了韦皋的心意,奉命赶赴松州,并在途中写下十首著名的离别诗,总称《十离诗》,差人送给了韦皋。
其一:“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其二:“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其三:“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其四:“陇西独处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裀;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更换人。”
其五:“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汗珊湖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其六:“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都缘一点暇相污,不得终宵在掌中。”
其七:“戏跃莲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无端折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其八:“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其九:“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贞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荫覆玉堂。”
其十:“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以上这十首七言绝句,每一首诗还有一个题目,依次是:犬离主、笔离手、马离厩、鹦鹉离笼、燕离巢、珠离掌、鱼离池、鹰离臂、竹离亭、镜离台。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二十八章 空结同心草
在诗中,薛涛不惜把自己比作是“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
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实在是咎由自取,无可辨白!
薛涛精心设置了种种比喻,来向韦皋请罪,韦皋堂堂节度使,自然也不便与一个取悦于他的弱女子计较。
转念又想起她的种种好处,不觉地转怒为喜,很快就将她召回成都,对她宠爱如初。
薛涛才情并茂的《十离诗》,还真给她带来了好处。
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
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的才貌。成都城西的“筹边楼”落成时,节度使李德裕在楼上大宴宾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