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的。”汤玫捷这样说。
汤玫捷与“临时妈妈”的谈话内容,论远纵横天下以及200年的美国历史,论近则囊括当下的所有新闻;她还天天坚持翻阅英文报纸,对某一则消息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找机会就要和“临时妈妈”议一议。就这样,只用了小半年的时间,她就出色地过了语言关,那发音、那语调,听起来都相当的“美国化”了。
正如希德威尔中学希望的那样,汤玫捷不但爱说爱笑爱交流,而且在运动场上也时常可以看见她的身影。
“打篮球我会抢着第一个运球上篮,冲浪时我也是第一个踏上冲浪板。我并不知道冲浪有很多危险,甚至我还不会游泳!但是,如果我想做一件事,就会对事情的结果有个大致估计,然后便坚决去做!曾经有人说,我被哈佛录取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实要我说,倒不如说哈佛觉得这个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而且上手快,掌握得也快,体现了一种勇敢和自信,以及百分之百的投入热情。哈哈,我是不是有点‘老王卖瓜’啊?”
人常说,“见多识广。”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也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自己强。”
对于汤玫捷,与其说机会等她,不如说她找机会,积极的人生,开阔了她的眼界,使她没等走出校门,就已经融入了社会。
面对机会,你要勇敢,要敢于经历。
面对机会,你要大度,不要太在意名份。
输也罢,赢也罢,都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是一笔花钱买不来的财富。世界上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财富更珍贵呢!
正确的做法就是:敢于经历,把握自信,努力做到这次要比上次更好!
面对攀比——人品比物品重要
人和人比什么?
一位“抓狂”老爸给“知心姐姐”打来电话,诉说了他的烦恼:
我天天开车去学校门口接送儿子。以前,放学铃声一响,儿子很快就能和伙伴们一起冲出来,有时还会吆五喝六地“点”上几个小家伙,一同“塞”进车厢;可是现在,我经常要等得眼睛都快变蓝了,全校人也差不多走光了,儿子才不紧不慢地一个人溜达出来。我问他,哪知这臭小子竟说:“老爸,以后别把咱家‘拓拓’车停在校门口了。那边有条没人的巷子,您就停那儿吧。我保证,一放学立马就‘奔’过去。为什么?咱真丢不起那个人呐!您是不知道,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平时不咋地,成天臊眉耷拉眼的。可这段时间真‘捡到宝’了,甭提多‘拽’了;打‘嘴仗’谁都干不过他!没办法啊,谁让他爸开的是宝马呢!车牌号还挂了N多个8!再掰掰手指头数数,我们同学家里有帕萨特的,有本田的,各个风光着呢!再不济有辆普桑(普通桑塔纳),也勉强说得过去。可瞅瞅咱家的小奥拓,让我在同学面前一点脾气也没有,特‘跌份儿’!”好家伙,我还没嫌弃他学习不好呢,他倒先埋怨起我了!知心姐姐您说,照这样发展下去,成天比吃比喝比排场,就是不比学习成绩,可怎么了得啊?我是不是该“修理”他一顿才好?”
这位爱攀比的儿子,确实把他的老爸气得够呛,也伤得够呛。
的确,像这种盲目的攀比之风,目前在中小学生当中非常盛行。我也问过许多同学,班上同学之间都在比什么呀?回答真是五花八门,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狂比”:
第一是“狂比”穿的。套用一句老话“脚上没鞋穷半截儿”,所以看人先看脚,看谁脚上的鞋子牌子硬,用鞋来证明自己有身份。有个男生告诉我:“我们选鞋的标准主要是看广告,NBA明星科比、奥尼尔、姚明穿的都是名牌,他们穿什么,我们就买什么。一双鞋花上八九百块,甚至一千多块,‘飙鞋’的时候,才不‘跌份儿’!”一位女生对“飙鞋”也特有看法:“在我们班上出现了一种特别奇怪的现象,你跟别人说话,他却会说,等你穿上‘阿迪达斯’才配跟我说话!有一次,坐在我旁边的一个男生故意踩我的新鞋,我让他别踩,可他居然说,‘阿迪达斯’踩‘安踏’是理所应当的!您说,他是不是特欠抽啊!”
第二是“狂比”用的。谁用的东西最时尚,谁就最能代表潮流,在班里也就最有“地位〃。一般来说,手机“拼”得最凶,看谁的价钱最贵、功能最全、内存最大。而且,什么都得比一比,比谁家的电脑高级、比谁家的汽车豪华……
第三是“狂比”吃的。12岁的园园过生日,妈妈就和她商量,不如请几位好朋友在家吃顿饭祝贺一下。可园园却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